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而资产定价是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本论文试图在对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资产定价模型,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资产定价模型随着描述个体行为的激励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资产定价模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风险。 论文首先回顾了资产定价模型,定价核贯穿其中,不同的模型定价核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 其次,论文在对决策的外生激励与内生激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效用价值层次的概念。效用价值层次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有物质的需求;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有精神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包括人的情感需求和作为社会组成因子的社会需求。因此,相应的效用就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即分为货币效用、情感效用和信任及荣誉效用。人们在决策时是综合考虑了这三个层次的效用价值而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效用价值层次分析可以对许多决策行为进行较好的解释。 接下来,论文分析了关于风险的随机占优准则与展望理论不一致的原因,提出了广义的一阶、二阶和展望随机占优准则。风险是独立于效用函数与偏好相联系的一个概念。讨论偏好的理论——累积展望理论应该与讨论风险的随机占优准则一致。论文探讨了Levy.M和Levy.H的实验中二者不一致的原因:后者使用的是未编译的概率,而前者是建立在编译后的概率基础之上。是否对概率编译影响积分后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方案的偏好序。论文进而提出广义的一阶、二阶和展望随机占优准则。并且认为广义随机占优准则与传统的随机占优准则一样,也存在弱分辨性的缺陷,对Levy.M和Levy.H实验中所用的数据,利用广义展望随机占优准则是无法对方案进行排序的,进而不能据此否认累积展望理论的正确性。 资产定价理论的关键是效用函数的选择。展望理论是描述决策行为的广为接受的理论,它具有S-型的价值曲线。但是展望理论建立的实验基础是所考虑的方案的可能结果均为非负或者均为非正,不是混合结果。针对该空缺本文进行了关于股票投资风险态度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一般有两个参照点,如果其收益在两个参照点之间,下期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中等程度风险的方案,如果在两个参照点之外,大多数投资者会冒险选择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