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而通过好氧堆肥将城市污泥加以循环利用,不仅可解决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难题,同时又可为农业、林业和城市绿化提供优质肥料和植物营养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以蘑菇渣、废白土为辅料,研究不同配比对城市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pH值、电导率、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种子发芽率、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各形态分布等指标,在确保堆肥产品达到安全农用要求的前提下,探讨不同辅料配比对污泥堆肥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所得结论具体如下:1.以蘑菇渣、废白土为辅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城市污泥堆肥,26 d后6个处理均能满足堆肥的卫生无害化要求;其含水率降到20%以下;pH值均稳定在7.4~7.8之间,偏碱性;EC值维持在1.62~1.73 ms/cm之间,处在作物生长安全范围之内;种子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对植物的生长基本无毒性。各处理均符合城市污泥园林绿化用泥质和有机肥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安全农用要求。2.堆肥完成后,测得6个处理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7.24%、26.36%、30.02%、31.55%、38.72%和38.80%,总养分质量分数分别为4.00%、4.17%、4.58%、4.57%、4.95%和4.95%,均符合城市污泥园林绿化用泥质和农用泥质的养分指标。其中,由于蘑菇渣、废白土的添加比例不同,处理六(污泥:蘑菇渣:废白土=12:10:3)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氮含量损失最少,总养分含量最高,堆肥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五个处理。3.原污泥中不同种类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其中Zn、Cu的含量最高,接近我国农用污泥中的控制标准(pH<6.5);而Pb、Cd的含量较低。在添加蘑菇渣、废白土等辅料混合后重金属含量均有所降低。堆肥完成后,各处理的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我国园林绿化用泥质和农用泥质标准限值(pH>6.5),且总Pb、总Cd的含量均低于有机肥料中的限量指标,已达到安全农用要求;各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总体上呈现易迁移态向难迁移态的转化,其中以Zn和Cu的钝化效果最佳。总体来看,处理六(污泥:蘑菇渣:废白土=12:10:3)对堆肥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最佳。4.从堆肥效果角度考虑,处理六(污泥:蘑菇渣:废白土=12:10:3)堆肥产品有机质含量、总养分含量最高,重金属钝化效果最优。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处理二(污泥:蘑菇渣:废白土=10:3:3)堆肥更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