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能量概念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概念明确、形式简单,又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震动的强度、频谱特性,特别是强震持续时间对结构的累积损伤破坏的综合影响。因此,结构地震反应能量分析方法逐渐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研究界的重视,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基于能量概念的分析方法中,地震波输入给结构的总能量(总输入能)主要通过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来耗散,由于采用不同阻尼模型计算获得的阻尼耗能有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结构采用不同阻尼模型进行耗能分析时,获得的结论可能相差甚远。因此,了解不同阻尼模型对结构耗能分析影响的方式及程度是能量分析方法应用的前提。基于阻尼模型选择的重要性,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内容做了如下工作:①本文对按照中国抗震规范8度设防烈度设计4层、5层、7层、9层、11层、13层和15层框架结构,然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多自由度平面框架进行建模和弹塑性分析,求出其各能量和位移的地震反应和相应的时程曲线。其中,与以往的能量反应分析不同,不是将梁柱视为一个单元的截面恢复力模型,把梁柱的质量集中到梁柱的两端,而是从结构材料的本构关系出发,应用材料恢复力模型,将梁柱进行单元细分,采用一致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避免因为过多的假设而导致误差增大。②考虑地震动因素和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因素下,分析采用三种不同的阻尼模型时平面框架结构总输入能及总输入能分配的变化规律,重点求出由于选取不同的阻尼模型对计算总输入能及总输入能的耗散所带来的差异,初步定性和定量地得出了这些差异的规律。③考虑在地震动因素和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因素下,采用三种不同的阻尼模型时平面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在梁柱之间分配的变化规律,重点求出由于选取不同的阻尼模型对计算梁柱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在总滞回耗能和总阻尼耗能的比例所带来的差异,初步定性和定量地得出了这些差异的规律。④分析单根梁内部各部位滞回耗能与阻尼耗能分布情况,以及三种不同的阻尼模型的选取对计算单根梁内部各部位滞回耗能与阻尼耗能分布带来的差异。⑤通过以上分析给出适合用于能量反应分析的阻尼模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