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股权结构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有关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众多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中却很少涉及银行业,商业银行在我国作为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并且,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在经营市场化和竞争全球化浪潮中的深化,各商业银行的纷纷选择上市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进入一个加速时期。所以对于我国的上市银行其股权结构的合理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何优化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而提升其价值,对于已经上市的银行和即将上市的银行,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现中有的有关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影响的研究文献中,所得到的结果也没有统一,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对一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权结构与银行内部治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同的股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到银行价值。本文首先引入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银行价值的内涵,然后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其次从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关于股权结构与银行价值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比较,随后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两个方面研究了股权结构变动对银行价值的影响,选取了相应的衡量指标,对十六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相对长期的角度来研究股权结构与银行价值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最终得出股权集中度与营业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及在当前现状下不同属性股权的变动对营业绩效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股权结构和提高银行价值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