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恒星的元素丰度为我们理解恒星与星系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探索恒星元素丰度的起源是核天体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元素的天体物理来源多种多样,过程也极其复杂,因此恒星的观测丰度通常不能用单一的核合成过程来解释。本文利用分量模型对NGC 4833的元素丰度进行了分解,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球状星团形成于比较早的宇宙时期,它的元素丰度等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诞生初期阶段的环境及演化。球状星团NGC 4833是银河系中亮度比较大的球状星团,至今已经存在了至少64亿年,当把NGC 4833的中子俘获元素丰度与r-过程和s-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单一的核合成过程不足以解释它的中子俘获元素的来源。我们用分量计算模型对样本星的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进行计算与拟合。同时我们也对所有中子俘获元素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发现NGC 4833的中子俘获元素来源包含:主要r-过程、弱r-过程和主要s-过程(有的元素如Eu元素只有两个过程的贡献,这是由模型决定的)。其中轻中子俘获元素的主要来源为弱r-过程,重中子俘获元素的主要来源为主要r-过程。主要s-过程贯穿整个NGC 4833的中子俘获过程,在恒星的形成和演化中不可忽略。在本文中取了球状星团NGC 4833的15颗样本星,但是这些样本星的数据覆盖了NGC4833的大部分光谱范围。这15颗样本星在元素丰度大体上是一致的,说明这些重元素经历了大致相同的演化过程。我们利用分量计算模型对球状星团NGC 4833的中子俘获元素进行分解,给出各分量贡献随金属丰度的变化趋势,并把结论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进而论证NGC 4833的中子俘获元素的化学演化和天体物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