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质量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立足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土壤特点,从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角度出发,以撂荒坡地和农田土壤作为对照,对试验区典型退耕林地0~60cm土壤各质量指标的平均值及垂直分异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引入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定量地描述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质量状况,比较其在改善退耕农田土壤质量上的效果,为该区坡地退耕还林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养分状况不同,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且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效应。豆科植物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和分布影响效果不同,刺槐和柠条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积累。在有效氮素含量方面,刺槐表层较高,而柠条20cm以下较高。苜蓿由于人为干扰,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积累,同时对土壤有效氮素的影响效果也不明显。杏树和农田由于施肥,会造成表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积累。侧柏和梨树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积累,有效氮含量也不高。(2)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不同,具体表现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及酶活性的差异显著。与农田相比,不同植被土壤MBC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0~20cm土壤尤为明显。豆科植物改善土壤MBC的效果好于其他植被。杏树由于施肥,土壤MBC也较高。撂荒对土壤MBC的改善效果虽不明显,但仍好于枣树和苜蓿,说明撂荒也是改善农田土壤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方面,刺槐和柠条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提高,杏树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减小,其余不同植被及撂荒条件下,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植被土壤呼吸速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但由于呼吸速率影响因子的复杂性,不同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效果表现出不确定性。在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方面,总体上不同植被能显著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大小均表现出豆科植被条件下较高,其次为果园林地和荒坡地。不同植被不同土层深度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大。在垂直方向上,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3)对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除苜蓿外,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质量指数均高于农田土壤。反映出种植苜蓿不利于试验区退耕农田土壤质量的改善。刺槐和柠条土壤质量状况最好,其次为杏树和杨树,撂荒以及枣树、侧柏、梨树条件下土壤质量指数与农田接近,反映了其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状况方面的效果不甚明显。综合可得,在试验区退耕树种的选择上,刺槐和柠条最好,其次是杏树和杨树。参试的其余植被和撂荒在改善退耕农田土壤质量上的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我国推荐10或14 d,根除方案首选PPI含铋剂四联用药,抗生素包
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在时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政道路设计中进行无障碍设计非常必要,这不仅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更是交通的需要,同时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本文
目前,采用精细化沟槽栅技术、薄片加工技术、场阻技术和发射极载流子浓度增强技术的器件结构已成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主流结构,同时新的器件结构技术、封装技术和新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29号《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业经2009年3月2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简述了IGBT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及可靠性研究的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汉语中仅存在数量很少的典型词缀,因此语言学家一直认为汉语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汉语典型词缀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办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
人口控制是消解人口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向当代人生存伦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人口价值观,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控制
纽约是美国移民人数最多的城市。面对多元文化服务环境,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不仅建设了多语种文献资源体系,而且还开展了多种移民文化活动。本文研究分析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
当今世界主要各国刑法都规定了伪造犯罪,但我国现行刑法对于伪造犯罪的规定相对零散,不成系统。所以本文以我国现行刑法为出发点,从整体上集中的去探讨刑法中伪造犯罪的基本
运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戴云山南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凋落物养分的分异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土壤性质与乔木层物种分布和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旨在掌握土壤环境对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