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春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及其在抗逆条件下的养分运输机制。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材料选用甘肃省武威地区的春小麦永良4号,大田试验设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水平2个因素,不同生育期灌水分别为: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及苗期+灌浆期不灌水5个处理,另外设一个全生育期都灌水处理作为对照;氮肥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N/hm2(N0)、60kgN/hm2(N1)、120kgN/hm2(N2)和180kgN/hm2(N3)。在每个生育期测定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生物量的累积,同时对春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累积、养分分配、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生育期灌水对春小麦的生长及养分运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鲜重、地上干物重的差异显著,而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根系鲜重、根系干物质重的差异显著,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株高影响不显著。施氮对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的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和根系鲜重、地上和根系干物质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的叶绿素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苗期不灌水对春小麦叶绿素的影响更大,施氮能增加叶绿素含量,且与施氮量呈正相关。(3)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的产量差异显著,而不同生育期灌水对春小麦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不同生育期灌水条件下春小麦的穗粒数、有效小穗数/m2、产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成增加的趋势。(4)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春小麦的氮素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茎叶氮素的吸收差异显著,而苗期不灌水和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根系氮素累积量差异显著。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的春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使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大,苗期不灌水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大,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的硝态氮逐渐向土壤下层运移;在不同土壤深度硝态氮含量总体与施氮量成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