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纳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是高中学生重要的认知活动,属于生物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范畴。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其总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生物学教学利用科学知识作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思维这一科学方法,让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立足于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实际,以逻辑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进行深入研究。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明确了归纳思维的定义,按照逻辑学中形式逻辑的基本要素分类,将归纳思维分为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思维形式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要求界定这四项思维形式所对应的思维能力反映。对河源市东江中学高中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分析了近五年生物高考题对归纳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变化情况,提出培养学生在概念获得中形成提炼概括能力、在判断过程中提高辨别命题能力、在推理过程中提升对比分析能力、在证明过程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这四方面的教学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观察实践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相关教学策略的实践后,学生们的提炼概括、辨别命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则提升较高,而科学归纳推理能力依然保持相当的水平,这与学生的归纳思维仍处初级归纳有关。总体来说,本文探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归纳思维的培养是有效的,并通过瑞文推理测试卷的相关性分析,本文实践的教学策略是可行的。从现状调查与高考生物题的分析情况来看,高考对归纳思维这一科学方法的考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学生的归纳思维现状仍不乐观,希望能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引起教师关注归纳思维,重视科学方法教育,为教师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的教学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形成较强的理性思维。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完善了科学方法教学的理论体系,对生物教学论中教学策略模式的丰富和拓展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推进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