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革新与监管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最新的实际案例说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如何容易被异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手段,并指出现行监管体制和框架很难对这些非法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打击。由于无法规、无监管、无准入门槛,大量非法集资打着金融创新旗号迅猛发展,并不断从单一领域向多行业、多领域蔓延;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产业乃至传统金融行业相互渗透交织,如在2015年杠杆牛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P2P配资,以及《叶问3》等假票房事件暴露出的众筹及上市公司股价炒作等问题。这些都是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从未面临的新问题。本文认为,第一代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在于,尽管借助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成本降低和获取客户途径的突破,但其在根本上无法破解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的两大瓶颈。而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新一代科技金融有可能建立新的信用体系,从而将金融服务覆盖至传统无法获取或者成本过高的人群,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破题。尽管监管竞争和监管容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互联网在全球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倒逼了传统金融机构改进服务、加快创新,但由于我国行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衔接不畅,政府、公检法、银证保等监管机构之间存在“夹缝”,是此轮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化乃至蔓延失控的主要原因。“有证驾驶有人管,无证驾驶没人管”的困境背后,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牌照监管”的思路和现状。文章回顾了美国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变迁,认为其行为监管、信息披露、准入门槛这三大原则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是大融合、大混业、大金融趋势,针对基于互联网时代非法集资的新形势新特点,也亟待实施大金融、大协同、大数据的监管模式。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监管协调,通过全国立法解决法律授权和执法力度的问题,并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创新监管模式,在当前侧重事后监管和追责的体系下,应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议在银证保等机构之外,平行单设独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事后惩戒,不能让百姓买单金融创新的成本。本文通过地方实践和案例研究表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助突破传统分业监管的壁垒,弥补现有监管手段的不足,建议通过数据监测、风险预警、危机熔断等来实现新的金融风险管控。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组织氛围理论,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与劳资冲突的关系,并探讨了劳动关系氛围
疾病的致病基因挖掘和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对于疾病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挖掘自闭症的相关基因本文首先利用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系统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性的数据筛选算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该算法。然后将该算法应用于自闭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GSE25507),从23520个基因中筛选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表达谱差异较大的244个基因作为自闭症相关的基因。这为进一步预测影响自闭症的致病基因
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替代传统互联网演变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移动智能终端无疑将取代PC作为新的消息载体。随着各种层次移动应用平台的出现,为整个移动互联网提
目前,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使信息传输更加高效,不断的影响着用户行为习惯。我国移动网络处于2G/3G/4G多网覆盖的模式,移动终端在满足通信系统更新换代的同时仍需向后兼容运营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普及与提高,图书馆各级部门、各级岗位的信息化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加和多元化的状态。如今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化需求总体发展
图像处理包括图像的镶嵌、拼接、配准等,而图像配准在图像处理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图像配准指的是拍摄时间间隔较大、多个传感器存取等获得的两幅或多幅图像经过处理后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要求逐渐提高,但是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下,各个专业之间设计协调性差,设计路径交叉问题频发,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是近些年刚兴起的一种新型三维设计模型,在世界上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和可优化等特点,是一个应用广泛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媒体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用户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用户使用社会媒体的主要目的是结交好友和维护好友关系,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然而因为用户规模的庞
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依赖于DNA复制的高保真性、DNA修复酶对DNA损伤的修复效率。DNA损伤主要是指由细胞和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核苷酸和DNA结构的改变,对细胞有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利用LED灯的快速闪烁传输数据,具有近300THz的频谱带宽可供开发利用,因其数据传输速率快、无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