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辨证法思想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和谐思想广泛见诸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例如“和同”思想,儒家的“中庸”思想,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佛家慈悲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以及中国近代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对于和谐社会思想都有相关阐述。古希腊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对和谐都有深刻论述。德国古典哲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典作家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更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为指导,对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至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无论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政治经济学中都深刻解析和广泛涉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种种的不公和剥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是造成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关系表现在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过程之中。再次,深刻分析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科学认识和结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经济基础必须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结论。最后,在构想“自由人联合体”时,提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才是和谐社会的本质。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和谐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完美结合。其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谐统一;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统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3、“以民为本”和“以物为本”和谐统一;4、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5、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6、“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和谐社会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根基,立足于国内、国际具体实际,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依据,着眼于全人类的利益追求,创新思想,开拓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新思路。通过研究总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规律,可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制定政策方针,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全面关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人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辩证法的研究,有助于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局。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辩证法,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和谐社会的辩证法指导我们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其他文献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是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并不一直存在的,而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生成才存在,这样文化就
生态殖民主义指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其内部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社会的、科技的综合手段,利用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对生态规律的掌
在马克思的思想之源中,卢梭无疑占据着一席之地。虽然马克思与卢梭的思想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前者所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制度,他的理论必然要超越资产阶级政治解放,而后者的理论
我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无论任何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样地,医疗体制是与国民最为息息相关的,必然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面对这一重大变革,医务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的外部压力,又有来自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部压力,尤其是当前不断升级的医患矛盾给医生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生工作无论从专业性还是学科难易程度上来说,其他职业都
要想当官先过“海推”关  钟池新(化名)是四川东部某市的处级官员,此前,他已经两次进入该市的干部换届考察组,参与对县级干部的考察。  2011年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他突然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马上和考察组到某县。”钟池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考察组突然到下面县里去,可以防止被考察的官员事先搞小动作。  收拾好行李,两小时后他和所在的考察组一行10人来到了某县。  “本轮换届与往次换届相比,提
王雾《老子注》在思想史上有很高的价值,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却长期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为人们重视。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对王雾《老子注》的思想理论作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