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老舍小说中的英国人形象体现了老舍的文化价值观念,老舍通过这些形象于作品中完成了其对理想民族性格的建构,体现了其中l、冷静的理智2、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气概(3)、崇尚自由与独立(4)、光明磊落的精神(5)、追求知识与文化等品格对于国人乃至人类的重要性。老舍的创作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绅士文化以及英国民族性格对老舍的创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老舍也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在青少年时代接受传统的四书五经的儒家教育,然后又接触了西方文明,教育的二重性,相应地造成了他在立场和文化持守的二重性。本文认为老舍透过他的作品与人生经历展示了其中英国绅士文化影响下的英国民族性格优势之处与中国士大夫文化影响下知识分子的民族脊梁精神相融合的价值观念。而老舍的这种文化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其对英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理想民族性格建立的期望基础之上,张扬了自身文化主体身份。本文以孟华所译的《比较文化形象学》中莫哈、巴柔关于形象学观点为据,认为老舍杂文以及小说中的英国人形象体现了老舍对英国文化以及英国人的态度——亲善,同时将中国人形象做衬,置于时代背景中,体现其文化心理建构。老舍作品中的英国入比如温都太太母女,伊牧师夫妻以及他们的儿子,凯瑟琳,富善先生,具有典型英国民族性格以及中国化的两类英国人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其中英囡民族性格的优缺之处,同时也体现了老舍对英国以及英国人的态度与情感。老舍作品中国人形象既具有士大夫文化影响下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民族脊梁精神,也有着传统文化中的“劣质",封闭自大、盲目保守、知足常乐、自安于愚昧、自安于现成的环境与命运、不恩进取的民族惰性所产生的苟且、随俗、敷衍、中庸、等印记。比如,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出窝老’’性格的人物——老马、天佑等。本文认为作为爱国爱民的一代人民作家,老舍期望国人强大,国家强大,于老舍而言,就是将英国民族性格和士大夫文化影响下国人性格中的优势相融合。作为会为全人类思想的作家,老舍曾受基督教影响,期望建立一个大同世界。他曾经在基督教堂里工作过,以“舒舍予’’为名,体现出了他一生舍己救世的追求,他在他的《如何接受文化遗产》中鼓励广大青年努力成为会为全人类思想的人,其思想高度从国家以及人民上升到了全人类,老舍期望人性美好,期望人类处在和平安定幸福的环境中,他通过其作品尤其小说体现了其理想民族性格建构的期望,体现了英国绅士文化影响下的英国民族性格与士大夫文化影响下国人性格中的脊梁精神不可缺失融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