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即“语言环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语境概念首先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提出的。他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期间,语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语言学研究中日益凸现出来,几乎所有语言学流派在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上都涉及到了语境问题。到6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国外语言学界对语境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继弗斯(Firth)之后,韩礼德(Halliday),里恩(Lyons)等语言学家相继从各种角度对语境进行了阐述。然而,到目前为止,语境到底包括哪些要素,语境应如何定义如何分类,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语言学家的看法各异。 本文将语境对翻译的作用作为中心问题加以详细的论述,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语境的研究及深入程度以及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功能,作者尝试对语境重新从新的角度进行定义及分类,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包括语音语境、词汇语境、语法语境、句法语境和篇章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包括情境语境、社会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人们交流的语言(无论是口语或是书面语);前者决定语言形式的语义内容及特征,后者决定语言内容的使用价值,语境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影响正是通 广西大学硕士论文过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才得以完成,故译者在翻译中不仅要从语言因素方面去理解原文的意义,而且还要从非语言因素方面去深究原文的确切含义,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选择出最贴近原文意义的译文,实现翻译的目的一一再现原文的意义与风格。本文将奈达的翻译原则作为衡量标准,并通过翻译实践依次分析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重要影响及作用。通过对语境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语境对翻译的内容及形式上的对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理论上,在总结了前人对语境研究的基础上,取其合理性,深化对语境理论的理解。实践上,将语境的研究付诸于翻译实践,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原文中语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尽可能的完美的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