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一种杂食性的鲤科淡水鱼,其特点是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为淡水鱼类中珍品,是一种较重要的经济鱼类。最近,三角鲂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物种,但是关于其营养需求的信息还所知甚少。本论文分二个部分研究了三角鲂对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10周的养殖实验,确定了三角鲂幼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配制了五种不同蛋白水平(蛋白水平从26.30至50.09%)的饲料,每种饲料都有三个平行组(每组20尾鱼,初始重1.30g/每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白水平从26.30%至44.18%的增加过程中,各组幼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都随之增加,但是这些指标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4.18%和50.09%这两组之间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效率(PER)和日摄食率(DFI)显示出下降的趋势。在本研究中,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没有被饲料蛋白水平所影响。最高的脂肪保留率(153.89%)、肝糖原含量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被发现在最低的饲料蛋白组。根据幼鱼的WG和FE,三角鲂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4.18%。2.使用五种不同油源(鱼油FO、豆油SO、亚麻油LO、菜籽油RO、棕榈油PO)的饲料喂养三角鲂幼鱼(初始体重1.20±0.02g)70天。在喂养实验结束后,不同油源没有对幼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和日摄食率(DFI)产生显著影响。LO组幼鱼的全鱼DHA(C22:6n-3)保留率(143.76%)显著高于FO组(61.01%)。而且,与SO组(1.07%)、RO组(0.89%)和PO组(0.94%)相比,LO组的幼鱼具有显著高的肝脏EPA(C20:5n-3)含量(1.63%)。RO组幼鱼的全鱼ARA保留率(341.30%)显著高于FO组(87.35%)、LO组(176.83%)和RO组(216.37%),而且SO组和RO组幼鱼的肝脏ARA(C20:4n-6)含量显著高于FO组。不同油源的饲料显著影响了鱼体脂肪酸组成。与FO组(18.44%)相比,植物油组的幼鱼具有较低的背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且在SO组(10.12%)和RO组(10.94%)中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结果显示出三角鲂有能力通过ALA(C18:3n-3)和LA(C18:2n-6)合成DHA、EPA和ARA。然而,植物油源饲料会降低鱼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