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扰动区地表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分析研究——以翼城矿区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开采扰动区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探索采动因子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方式,了解矿区生态破坏规律及其产生机制,指导矿区的生态环境重建工作,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采矿扰动区域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的研究现状,针对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植被指数变化的问题,应用开采沉陷预计得出工作面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程度及开采扰动范围,选取翼城矿区2008年采动工作面的采前、采中、采后三个阶段共八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开采扰动范围内的 NDVI均值,作为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选取非采矿扰动区域与采矿扰动区域进行 NDVI值变化趋势对比分析,并将降雨量数据与NDVI值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扰动因素会使区域NDVI值发生改变的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单一因素影响下的开采工作面 NDVI值变化趋势,得到扰动因子对区域植被指数变化趋势的影响规律。得出具体成果为:  (1)在开采扰动前期,翼城矿区 NDVI值变化趋势主要受降雨影响,不同工作面覆盖植被类型受降雨影响程度不同,农田草地对降雨的响应较敏感,区域 NDVI值随降雨量大幅度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灌木林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较差,NDVI值变化范围在2%~7%,灌木林在受降雨量影响下减小之后,恢复时间滞后一年左右,区域 NDVI值不会随降雨量的增加立即增长。  (2)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影响滞后性,地下开采造成的岩层破坏传递到地表具有延迟影响,未造成地表大面积破坏,植被仍能维持生长,翼城矿区NDVI值不会出现大幅度减小情况,变化范围通常小于5%,植被指数变化并不明显。  (3)在采后一到两年,翼城矿区地表破坏程度最严重,植被生长环境遭到破坏,NDVI下降幅度最大。黄土层较厚的区域采动更容易产生塌陷坑、地表裂缝以及下沉盆地,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更为严重,NDVI下降幅度要大于无黄土层区域;在一定时间内,基岩层厚度较小的区域在采动后率先达到地表稳定状态,植被不再减少,NDVI下降幅度要小于基岩较厚区域;宽厚比较大的工作面,在大面积开采情况下,造成采区边界处与地表裂缝处植被根系断裂,无法再生出新根,造成植被枯梢,区域内部植被正常生长,区域整体NDVI值下降,NDVI下降幅度要小于宽厚比较小区域。采后两年到三年,随着地表土壤的稳定,植被生长环境恢复,经雨水灌溉和当地复垦工作的展开,植被会缓慢恢复生长,最终达到该区域采动破坏前的植被指数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体系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情绪状态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心理调查问卷分析,分别调查白血病、非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全省12个县严重受损,其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是遭受地震灾害损失特别严重的县之一。大地震之后的次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给全县造成了重大损失,乃至对全省构成安全隐患。同年9月24日北川县遭遇多年不遇暴雨袭击,在强暴雨作用下,该区域河水暴涨,淹没了大片农田、板房安置区,冲毁公路、桥梁,诱发了区域性泥石流灾害。引发地质灾害
作为在现代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钢索,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疲劳、磨损甚至断裂等现象,从而导致工程事故。为确保钢索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使用科学合理的钢索试验装置,对钢索的运行状况,如断丝、磨损、抗冲击、承载能力、安全系数等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针对新课题的目标要求,在已有钢索试验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和结构改进研究,研制出新一代的钢索试验装置。首先,介绍分析了已有装置结构,提出了改进技术方案
新建东都至平邑铁路工程DK1+360—DK3+522段经沈村煤矿矿区属于采空区处理整治范围,全长2.16km。本文针对东都-平邑线铁路采空区稳定性及施工工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
大地电磁测深法(MT)是一种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研究地球电性结构的勘探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岩石的电性差异。目前阶段大地电磁测深的观测资料可以提供多达20几种参数用于地质解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以及活体实验的局限性,使得开展人体生物特性的研究工作十分困难。本文在建立人体脊柱胸腰部“骨—肌”三维几何模型和力
以陕西省韩城地区构造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前人总结的地质原始资料和宏观肉眼观察,定性描述韩城地区构造煤的煤岩煤质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实验(MIP)、低温氮吸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大量堰塞湖,对于这些形成于主河道上的堰塞湖,其危害在于淹没上游的道路、村庄、城镇和农田等,堰塞湖溃决又将引发洪水,淹没冲毁下游的城镇、村庄和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而对于分布于支沟内更多小规模的堰塞湖,虽不会像主河道上的堰塞湖那样造成大范围灾害,但仍会引发大规模泥石流,给其危险区内的道路、村庄和城镇等造成严重危害。这种沟道内堰塞体溃决形成的泥石流由于成灾快和规模大等
滑坡,属于一种高发并且带来严重危害的地质灾害,滑坡带来的危害包括巨额的经济损失以及惨痛的人员伤亡,并且影响社会的安定。滑坡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如四川、贵州等地的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