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水文模型的参数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在传统的模型研究中,需对流域各种物理量进行概化,由于缺乏对物理量的定量描述,使得定量研究依据不充分,参数值与其定义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直接影响到对流域产汇流机制和流域水文模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无资料地区,其历史数据资料难于满足参数率定的需要,极大地制约了模型的广泛推广使用。本文针对流域下垫面特征值对水文模型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最终的数字流域水文模型研制建立理论基础和探寻可行的技术方案。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技术,利用ESRI的水文模型——ArcHydro Data Model对流域数据进行系统存储,构建了流域下垫面信息空间数据库。从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的角度,对流域的下垫面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基于流域产汇流分区的离散程度上提取了流域下垫面特征值,建立了描述流域下垫面各种特征值的定量指标体系,为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定量依据。研究了根据下垫面特征值推求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从物理意义上推求了新安江模型参数WM、SM、IMP、KI。建立了下垫面特征值与新安江模型参数CS的相关关系。在资料比较齐全的典型小流域上,通过理论计算的参数及相关关系推求的参数对比分析人工率定参数,进行参数推求方法的可靠性检验。进行了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与无资料地区参数空间移用研究。以长江上游流域为例,根据流域中各产汇流分区上的流域下垫面特征值,由本文提出的参数推求方法推求出其模型参数,将推求参数进行流域模拟,验证了推求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解决了无资料地区的参数率定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江上游流域为典型流域,根据其流域下垫面特征值的空间分布基本规律,绘制若干模型参数空间分布图,为该流域上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