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裁教学法是建立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该教学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语言教学领域。就听力而言,无论是交际过程中的听还是听力教学中所涉及的语料,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在语篇分析中称为“语篇体裁”(genre),每一个语篇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起交际作用的,听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属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交际目的。语篇体裁的重要作用在于将语篇归类,并通过对不同体裁的语篇进行比较与对比,从微观上把握一类语篇的内在结构及其组织机制,从宏观上了解某一语篇体裁所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语境。 本论文选取了新闻、演讲和日常对话三个体裁进行听力实验,实验对象为53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数据收集过程分两步:首先进行了听力测验,测试题目包括了整体性问题及局部性问题,旨在考察体裁因素对学生的整体理解及局部理解是否有显著影响。测验结束后抽出了其中6位受试进行访谈,目的是了解这些受试们平时听力训练的情况,包括训练哪些体裁的语篇、是否了解这些体裁的特点、是否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巧去处理不同体裁的语篇等。访谈中收集的反馈信息可用于解释测验的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发现不同体裁听力材料的熟悉度对学习者听力理解有明显的影响,包括整体理解和局部信息的理解。本研究中的受试们在日常对话这一体裁上表现最好,这是因为他们熟悉这个体裁,了解它的社交目的和语境,以及它所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语言风格。同时日常对话中的语法结构也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受试们比较容易同时调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模式进行信息处理,因此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受试们在演讲这一体裁的整体理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原因是他们不太了解这一体裁的结构特点和信息的分布与过渡,缺乏相关的图式知识,找不出语篇发展的逻辑性,因此他们没能很好地把所听到的信息点连贯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受试们主要是运用“自下而上”的模式进行信息处理,而“自上而下”的模式运用得比较差。受试们在新闻这个体裁的局部信息理解方面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因为新闻的语言本身比较正式、复杂,经常出现一些日常少用的词汇和句子,而且新闻也是非常书面化的一个体裁,几乎没有口语的特点,这使得受试们在语言层面上遇到很大的困难,“白下而上”的处理不能顺利进行,进而影响他们对局部信息的理解。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体裁的熟悉度的确能够影响学习者的听力理解,将体裁分析运用到听力理解活动中,可以提到听力理解的速度和效率。体裁教学法注重文章的语篇模式分析,认为每一个领域的文章都有其固定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出可遵循的规律以及可借鉴的语篇模式,为学生学习开辟捷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