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凹陷中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乌参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最近,神木1井白垩系又获重要发现,揭开了勘探开发乌什凹陷热潮的序幕。研究区资料控制十分有限,研究程度尚低,主要靠二维地震资料结合5口井的控制进行研究。对乌什凹陷来说,要尽快掌握储层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特征,尽快落实构造圈闭及其构造特征,同时提出下一步钻井优选目标,尽快展开对乌什凹陷的全区勘探开发。通过钻井的vsp标定,从过井剖面出发,协助搭起该区地震解释剖面框架,对工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完成中新生界地层分布图、构造纲要图、重点圈闭局部等时图;确定乌什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通过完成四口井的岩芯观察和描述,做出单井沉积相分析;做储层评价。继而进行平面沉积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结合构造圈闭探讨该区的油气前景。在landmark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部分二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该区构造、层序演化有个新的认识,指导沉积相展布研究。乌什凹陷是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北缘之间的中新生界前陆盆地。中生界主要分布在凹陷中东部,由南部边界古木别孜断裂系统控制中生界沉积,是一套砂岩、砾岩、泥岩及其过渡类型组成的陆相碎屑沉积,主要是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的沉积。在三叠、侏罗、白垩纪有湖盆扩张缩小和冲积扇、河流等沉积体的迁移及叠覆,亦有多次构造运动造成的削蚀。该区储层主要白垩系舒善河组,主要为砂砾岩的粗碎屑岩沉积,磨圆次棱一次圆,分选中等一好,成分成熟度南北变化较大,结构成熟度总体中等。砂岩半—固结,主要是次生溶蚀孔,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B阶段。储层段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强。为超深层油藏,储盖配置优良,物性较差,横向分布较稳定。已有油气显示,综合评价为中等储集层。有利区域为凹陷东北部中生界构造岩性圈闭发育区、南天山山前背斜构造带、西瓜地层圈闭和C2-P1礁灰岩。
其他文献
随着蛇绿岩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1972年Panrose会议确定的蛇绿岩的概念得到不断深入。新近的定义指出蛇绿岩是抬升和侵位于增生楔、边缘盆和大陆边缘的大洋岩石圈的碎片:它至少
贵州大方地区二叠纪地层广泛分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野外实地勘测所取得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并通过划分的沉积相建立了研究区的中-晚二叠世的沉积模
近年来,华北陆块北缘太仆寺旗钨、钼、金多金属矿床普查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发现了沙子沟、白石门洼等大-中型矿床,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而位于同一矿田内的白石头洼钨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第四纪高海面问题的国内外参考文献,本文对第四纪高海面出现的年代、地区、高海面高度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归纳整理,经过整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第四纪高海面问题
本文主要对金川铜镍矿区二矿区的找矿方向及成矿预测进行研究,结合首次在金川铜镍矿区运用的地电化学法及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等几种方法,通过对地电化学测量法研究现状、找矿原
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的原位被动修复技术-透水性反应墙,本论文选题设计了膨润土去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反应墙模型,利用它内部活性材料的吸附性性能、还原反
全新世气候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以今推古和将古论今的纽带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古植被变化的记录是识别全球的、区域的和局部的控制要素最好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