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乌参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最近,神木1井白垩系又获重要发现,揭开了勘探开发乌什凹陷热潮的序幕。研究区资料控制十分有限,研究程度尚低,主要靠二维地震资料结合5口井的控制进行研究。对乌什凹陷来说,要尽快掌握储层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特征,尽快落实构造圈闭及其构造特征,同时提出下一步钻井优选目标,尽快展开对乌什凹陷的全区勘探开发。通过钻井的vsp标定,从过井剖面出发,协助搭起该区地震解释剖面框架,对工区地震剖面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完成中新生界地层分布图、构造纲要图、重点圈闭局部等时图;确定乌什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通过完成四口井的岩芯观察和描述,做出单井沉积相分析;做储层评价。继而进行平面沉积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结合构造圈闭探讨该区的油气前景。在landmark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部分二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该区构造、层序演化有个新的认识,指导沉积相展布研究。乌什凹陷是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北缘之间的中新生界前陆盆地。中生界主要分布在凹陷中东部,由南部边界古木别孜断裂系统控制中生界沉积,是一套砂岩、砾岩、泥岩及其过渡类型组成的陆相碎屑沉积,主要是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的沉积。在三叠、侏罗、白垩纪有湖盆扩张缩小和冲积扇、河流等沉积体的迁移及叠覆,亦有多次构造运动造成的削蚀。该区储层主要白垩系舒善河组,主要为砂砾岩的粗碎屑岩沉积,磨圆次棱一次圆,分选中等一好,成分成熟度南北变化较大,结构成熟度总体中等。砂岩半—固结,主要是次生溶蚀孔,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B阶段。储层段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强。为超深层油藏,储盖配置优良,物性较差,横向分布较稳定。已有油气显示,综合评价为中等储集层。有利区域为凹陷东北部中生界构造岩性圈闭发育区、南天山山前背斜构造带、西瓜地层圈闭和C2-P1礁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