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图像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诊断中,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的概念,该系统主要用于获取、显示、存储、传送和管理医学图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目前该系统发展势头强劲。但是,PACS的发展还是受到一些技术水平的制约,如医学图像的压缩技术。虽然目前PACS系统中所采用的JPEG压缩标准能基本满足要求,但是由于其在图像码率太低的情况下会出现块状失真的现象,且功能太单一,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同盟于2000年推出了JPEG2000标准,该标准采用了小波变换和最佳截取的嵌入式块编码算法(EBCOT),既克服了JPEG标准中DCT算法所产生的块状失真,而且还支持许多新的功能,如低码率下的超级压缩性能、同一码流中实现无损和有损压缩、渐进传输、较强的抗误码能力和感兴趣区域(ROI)的编码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图像压缩技术的一些基础理论,然后对JPEG2000标准中第一部分的基本框架以及核心编码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笔者用C语言实现了该算法的实验平台,并通过使用该实验平台对标准图像和医学MRI图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JPEG2000标准不仅在压缩效率方面优于现有的JPEG标准,而且在低码率下的压缩效果也很突出,尤其是JPEG2000标准支持的渐进传输和ROI编码在医学图像压缩和远程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从而验证了在PACS系统中采用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的优越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