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直流伺服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上雷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机载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和控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空战中“先敌发现,先敌发射”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雷达高频微波部件性能的同时,也需要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更快速、更稳定,控制更精确。 雷达伺服控制系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项目“某型吊舱综合控制台的设计”和“某型机载火控雷达伺服系统地面测试设备的设计”的支持下进行的。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逐一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吸取了前人研究与设计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成果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从项目产品的运行情况来看,这些改进是有效的,对雷达伺服控制性能的提高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从这一点上看,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作者和项目组人员对机载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熟悉的基础上,主要对雷达伺服控制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针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的方法。所研究的问题包括:雷达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及数学仿真模型;雷达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非线性因素对雷达伺服系统的影响分析及解决方法;雷达伺服系统的抗干扰分析与设计。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 1.在分析了雷达伺服系统的功放模块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用模拟电路搭建了功率放大电路,利用单极性的调制方式,实现对输入控制信号的PWM的调制,并采用H桥的控制电路实现对控制信号的放大输出。 2.结合雷达伺服系统通常采用的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三闭环设计的结构和思想,建立了雷达伺服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对雷达伺服系统的三闭环结构进行分析和仿真,并为雷达伺服系统的整体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对模型建立的一种创新。 3.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模糊自调整PID算法,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使控制系统能够在被控对象特性或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建立了雷达伺服系统模糊控制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4.针对伺服系统中常见的爬行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结构的控制方法。伺服系统在大信号作用时,仍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当系统在小信号作用时,改用变结构的控制方法。将这种方法与单纯使用PID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使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Linux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稳定性、源代码的开放性等特点与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有很大优势。在Linux下开发工业组态软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在两种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照明节能逐渐被提升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高度。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电光源的高强度气体放电(HID)灯在照明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主要介绍了HID灯的发光机理和电特性,给出了电子镇流器的组成框图,讨论了HID灯的热启动技术。根据HID灯的热启动特性,论文设计了一种三级结构电子镇流器的点火电路,并以Microchip的PIC12F675单片机作为控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常需要将纸质文档通过电子扫描设备转换成电子文档,以便于传输与存储。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纸张的半透光性,一幅扫描得到的图像往往是扫描
子空间辨识方法作为一种优良的辨识算法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它直接由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是多变量系统建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子空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成为各行业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工业数据挖掘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典型作用是为了
得益于人机交互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体感摄像头的人机交互相关应用研究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充分查阅、分析现有文献之
工业控制对象普遍具有约束和非线性的特点,采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施有效控制。本文针对约束非线性系统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的问题,研究了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理论,并将其推
在目前国内的化工生产领域内,湿法配料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大多数采用局部检测仪表结合现场人工实现监控。在这种监控情况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维修时间长
AUV中包含很多设备,如导航计算机、深度计、避碰声纳、通信声纳及推进器、舵机等,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设备有可能出现故障,影响AUV运行,所以设备故障的检测与准确定位,能
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引线键合机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机械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研究影响引线键合机的一个主要因素——结合面的动态特性。机械结合面作为机械系统中一种固有的结构形式,由于它在外加载荷的作用下表现出既有弹性又有阻尼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对机械系统整体的动态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结合面对机构整体动态性能有着关键的影响。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机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