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也是戏曲改革的先驱。“五四”时期,传统戏曲被当作封建余孽受到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文化激进人士的猛烈抨击。称外来的话剧为“新剧”,传统戏曲为“旧剧”。作为新文化人的田汉对于传统戏曲的缺陷和优长认识独到,认为传统戏曲“有存在之价值,也有改进之必要”。他以革新文化、建设民族新文艺的姿态开始了对“旧剧”的改革。 田汉称“旧剧”为“歌剧”,他对传统戏曲重技巧,不重戏本身,以致以“色艺”取胜的现状非常不满,提倡戏曲要创造“新的意味”。提出要在旧剧的基础上创造中国的“新歌剧”。他的戏曲改革理想是:要使新歌剧“音乐价值更高,思想内容更丰富”,成为能够反映现实人生“愿欲和苦闷”的艺术载体。 田汉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风云激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时代风云的召唤下,田汉思想发生了转变。他选择了让艺术为工农大众呼号、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助力的道路。在创作中力图捕捉时代和民族特征,体现群体意志。他的戏曲改革从纯然追求“新的意味”,到着力表现反抗意志、阶级斗争、民族解放等时代主题,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然而,田汉毕竟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走过来的艺术家,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情感体验、艺术个性又往往驱使着他不可能放弃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的独立体验与感受。在艺术创造中,他努力将政治价值选择和个人艺术情感相契合,将政治思维与艺术思维相契合,从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他的戏曲改革成熟之作都表现了这一创作特征。田汉在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现实中的选择、调适,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对田汉戏曲改革与创作做深入分析,力图把握田汉戏曲改革与创作的内质本原及对戏曲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现实风云对田汉戏曲改革及艺术创造的影响,从而为传统戏曲的改革发展和艺术生存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