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研究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髓海不足与神经功能缺损及BDNF表达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动物实验,以方测证,探讨髓海不足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为从髓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持。方法: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兼髓海不足患者(简称为髓海不足组)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兼非髓海不足的患者(简称为非髓海不足组),共60例患者。对以上患者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并依次进行临床NIHSS、MMSE、ADL量表测试,同时,收集患者的血清,应用ELISA分析患者血清BDNF的表达。归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NIHSS、MMSE、ADL量表测试结果及血清BDNF表达,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出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实验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 sham treatment group,ST)、模型组(a model control group,MC)、药物组(a Fujian tablet treatment group,FC),每组各6只;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颈髓层面BDNF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颈髓层面BDNF mRNA表达,采用走横木试验(beam walking test,BWT)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中药复方复健片对大鼠颈髓层面BDNF蛋白、BDNF mRNA表达及其运动功能的影响,以论证髓海不足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显示,髓海不足组与非髓海不足组患者相比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本课题中,髓海不足组患者的NIHSS、MMSE、ADL评分较非髓海不足组患者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髓海不足组血清BDNF的表达低于非髓海不足组(P<0.05),同时,血清BDNF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MMSE、ADL评分呈正相关。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周末,大鼠颈髓组织BDNF模型组无论是基因表达还是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而药物组则升高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此外,BWT评分显示术后2周末药物组、模型组评分均升高,且药物组较模型组评分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髓海不足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有影响。同时,实验研究表明填精益髓法可以有效上调MCAO大鼠颈髓层面BDNF蛋白及BDNF mRNA的表达,提示填精益髓可以进一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反之则髓海不足可以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