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etrier病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Menetrier病(MD)发病的一般情况和探讨各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比较其与胃癌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表现的差异性。   方法:   以“Menetrier病”、“胃黏膜巨大肥厚症”、“巨大肥厚性胃炎”为检索词,在万方、维普、CNKI上检索1888年至今我国公开发表的确诊为MD病中文文献报道共94例患者。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2011年消化科确诊的胃癌120例,对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MD的中位年龄47岁,男女比2.7:1,平均病程(49.7±65.4)个月。误诊率56.38%,22例(23.40%)误诊为胃癌。消化道造影检查Menetrier病,灵敏度81.54%,漏诊率18.46%,特异度69.20%,误诊率30.80%。胃镜检查,灵敏度78.95%,漏诊率21.05%,特异度77.60%,误诊率22.40%。联合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的灵敏度88.97%,漏诊率11.03%。MD与胃癌在发病年龄、饱胀不适、呕血、恶心、水肿、纳差、消瘦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者在胃镜下的常见表现及主要病变部位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X线下的表现及累及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蠕动减弱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D好发于中年患者,男性为主,平均病程(49.7±65.4)月,以腹痛、贫血常见,低蛋白血症致双下肢水肿表现为特征性表现,误诊率高。消化道造影相比胃镜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漏诊率,但特异度低、误诊率高,而联合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可提高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其镜下表现为黏膜皱襞粗大隆起,X线下主要为脑回状粗大皱襞,好发于胃底体部。胃癌以腹部不适、纳差、贫血及消瘦常见,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性肿物及覃伞状肿块,X线下主要为巨大不规则充盈缺损和龛影,好发于胃窦。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学研究不再作为一个简单的知识生产的学历构建的学科体系,其更是向着理论观念的方向发展,这是文艺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条件下的新发展,更是一种学科意
期刊
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是中国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也是近代翻译史的开端,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深入分析了翻译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作为语篇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语言研究者的青睐,每年都有新的成果不断涌出.本文选取了2014-2018年国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