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皂素合成基因富集、挖掘及其功能分析系统建立

来源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薯蓣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合成前体,以其为原料可以生产皮质激素、性激素等300种以上的药物,因此薯蓣皂素有"药用黄金"之称,然而目前其生物合成路径还不清楚。葫芦巴是薯蓣皂素源植物之一,可以其为实验材料研究薯蓣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本实验以中国山西省葫芦巴植物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薯蓣皂素的合成,以富集薯蓣皂素合成相关基因,建立了经过0.01%(v/v)MeJA处理和未经过MeJA处理的葫芦巴转录组文库,通过比较转录组学的方法筛选可能参与薯蓣皂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并建立了葫芦巴发根体系,研究了发根农杆菌菌液浓度与超声波辅助处理两个因素对葫芦巴发根转化率的影响,为薯蓣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提供分析平台。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MeJA(0%,0.005%,0.01%,0.02%,v/v)处理葫芦巴幼苗,发现0.01%MeJA处理对葫芦巴中薯蓣皂素的富集最为显著,含量为13.38 mg/g,是对照(0%MeJA)的1.76倍。胆固醇和β-谷甾醇是参与薯蓣皂素合成两个可能前体,通过GC-MS检测0.01%MeJA处理幼苗后胆固醇和β-谷甾醇含量的变化,发现经过0.01%MeJA处理的幼苗中胆固醇和β-谷甾醇含量分别为0.03 mg/g和3.04 mg/g,分别下降了 1.41倍和1.65倍,我们推测胆固醇和β-谷甾醇均可能是薯蓣皂素的生物合成前体。(2)基于0.01%(v/v)MeJA处理对葫芦巴中薯蓣皂素的富集最为显著,我们建立了经过0.01%MeJA处理和未经过MeJA处理的2个葫芦巴转录组文库,共获得了 86,291,104个高质量reads,拼接组装了 69669条Unigenes,经过功能注释分析,其中有57579条Unigenes得到功能注释,并对Unigene利用公共数据库进行了功能分类统计。筛选了 2,3-氧化鲨烯下游参与植物中胆固醇和β-谷甾醇合成的13个酶,共得到36个Unigene,挖掘到差异表达的CYP450酶基因14个,糖基转移酶基因1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11个,转录因子16个。这为薯蓣皂素合成途径的解析提供了充足的分子基础。(3)我们以中国山西省葫芦巴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发根农杆菌菌液浓度与超声波辅助处理对葫芦巴发根转化率的影响,为研究薯蓣皂素合成路径提供一个功能分析平台。结果发现随着菌液浓度升高,发根数和发根转化率均逐渐升高,中浓度菌液(OD600=2.2)与低浓度菌液(OD600=1.1)相比,发根数量和发根转化率分别升高了 2.58倍和3.90倍,利用高浓度菌液(OD600=4.4)侵染获得的发根数量和发根转化率最高,分别是低浓度菌液的7.33倍和4.32倍。超声波处理实验中,超声波(工作频率40 KHz,超声功率180 W)处理30 s时,较未超声波处理对照组,发根数量及发根转化率略有下降,而超声波处理60s时,发根转化率升高,为对照组的2.48倍。
其他文献
磨矿作业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中是一个高能耗、高材耗的过程,尤其是多段磨矿的选矿厂,磨矿能耗已占到选矿厂能耗的50%以上,磨矿成本占选矿厂成本的30%以上。其中作为细磨作业
<正>2017年12月16日,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分前、后两期,将于2018年1月29日换展,至2018年3月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以及用户对数据服务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需求的不断提高,分布式存储技术,特别是广域分布式存储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日渐凸显
科学态度对个体成长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对中学生尤其如此.然而我国尽管在中学理科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科学态度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未认真执行过,更缺少系统科学
目的:探索清肝汤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门静脉高压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近年来 , 欧式的装饰风格在国内比较盛行 , 但采用传统工艺施工复杂 , 成本较高 . GR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 )能制造复杂或传统建材无法做到的形状 , 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工序 , 可
LH峰和排卵两者之间的关系曾多次报道过。Yussman和Taymor报道,大体在LH峰后J2-24小时出现排卵,于是用快速的放射免疫测定可以预测排卵时间。双抗体测定法对测定LH是敏感和
纺织产品从纤维原料到制成品,要经过纤维的生产加工、纺纱织布、染整加工以及成品生产等一系列的生产环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五乙酸(DTPA)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络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