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系统研究了两种赤潮藻即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与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营养竞争。通过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得生长特性,过滤藻液的交叉培养,在不同细胞初始密度、不同的营养盐浓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设计不同N/P比值的f/2培养基,单独和混合培养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结果表明:单藻培养中海洋原甲藻在N/P=20最适生长,而赤潮异弯藻生长最佳N/P值在15~25之间。在混合培养中,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完全受到海洋原甲藻的抑制,在高N/P值的营养环境中赤潮异弯藻几乎不能存活,很快死亡。在混合培养的生长前期(0~7d),海洋原甲藻密度稍低于单藻培养时的藻细胞浓度,7d后混合培养中海洋原甲藻的生长受到逐渐积累的刺激,海洋原甲藻浓度超过单藻样品的浓度;随着N/P值增大,刺激效应愈加明显;生长15d后,在N/P=20时细胞浓度达到2.9×10~3/mL,N/P=50时细胞浓度达到7.8×10~2/mL,均是单藻培养时相应浓度的2倍。海洋原甲藻强烈抑制了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获得较大的生长优势。通过对海洋原甲藻和赤潮藻在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时生长曲线的变化,可以基本上分析出在高浓度的N/P时,海洋原甲藻强烈抑制了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获得较大的生长优势。这和在不同N/P比值的f/2培养基单独和混合培养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通过设计过滤藻液的交叉实验,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对海洋原甲藻的干扰作用可能是通过分泌次生物质产生,并且过滤液消毒之后肯能使一部分次生物质失去了抑制作用。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子,同时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影响各种营养盐浓度变化。。从而证明在不同的海洋藻类中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自然条件下赤潮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可以为赤潮的预防和防治工作提供实验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