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可控路由机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有网络日益暴露出控制手段薄弱以及信任缺失等缺点,构建一种具备可控性以及可信性的下一代网络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作为互联网的基石,路由机制承担着在多个异构物理网络之间发现和建立信息传递路径并完成信息传递的任务,通过路由机制对网络实施有效控制是实现下一代网络可信可控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路由机制在可控性以及可信性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其无法满足下一代网络的构建要求。   在域内路由中,诸多应用层控制机制依赖于底层路由,但是当前域内路由仅仅基于网络拓扑信息进行决策,导致各种控制机制的控制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路由控制能力不足。在域间路由中,自治域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等目的可能发布虚假路径信息,现有域间路由机制无法识别虚假信息,可能会导致网络失效甚至整个互联网的瘫痪,可信性不足。针对现有路由机制存在的可控性以及可信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可信可控路由模型、基于跨层信息的域内集中式路由机制以及基于信任决策的域间分布式路由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为了明确路由控制方式和控制流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信可控的路由模型。模型将应用层控制需求引入了域内路由决策中,实现了基于跨层信息的域内路由决策,提升了路由可控性;同时将信誉机制引入域间路由中,对域间路径信息进行信誉评估,以较低的代价识别虚假路径,提升路由的可信性。其次,为了保障域内路由的可控性,在可信可控路由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跨层信息的域内集中式路由机制。域内路由机制定义了应用层控制需求的描述与处理方式,实现了基于控制需求与拓扑信息的域内路由决策算法。同时,其还通过数据签名以及为路由器构建多个下一跳的方式保证了集中式路由的可信性以及可靠性。第三,为了保障域间路由的可信性,本文基于可信可控路由模型提出了基于信任决策的域间分布式路由机制。域间路由机制提出在网络中构建一个Chord环进行信誉信息的发布与存储,部署了虚假路径检测机制的节点将检测结果以信誉信息的的形式发布至Chord环中,没有部署检测机制的节点从Chord环中获取路径上节点的信誉信息,从而计算路径的可信度,选择真实可信的路径进行分发,提高域间路由的可信性。最后,基于上述理论成果,在可信可控网络实验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可信可控路由控制模块,通过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针对现有路由机制可控性以及可信性不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控制模型和相应的控制机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路由控制模型及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对应用层控制需求的有效处理以及识别虚假路径信息,有效地提升路由的可控性及可信性。
其他文献
随着Web2.0的发展,Twitter、FaceBook等基于社区的社会网络服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网络用户的数量也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网络的链接关系也渐趋复杂化,链接挖掘成为了一个
视觉是人类认知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使人能够感知复杂、变化的环境。因为人眼摄入图像的整体性和人类视觉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高度并行性,人类辨识图像并判断出其感兴趣区
人脸在人类社会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信息表达功能,每一张人脸都承载着其独特的个体信息(包括种族、性别、年龄等)。图像则是人脸最常见的信息载体,包含人脸的图像在人类日常社
先进制造系统是综合运用先进制造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由多个工厂和车间组成的多网络、多设备的综合系统。如果出现故障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监控系统对先进制造系统中
物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家居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不仅仅是别墅、高档小区的独有之物,越来越多的中低档户型对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发展,自动化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设备生产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工作强度成为设备研究专家的关注领域。然而,设备的功能完善的同时,各部
随着社交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量每年以惊人的速度递增,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不同模态组成的多媒体文档,逐渐取代普通文档成为人们日常接受的信息呈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软件过程产品,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程序源代码和测试文档等。这些软件过程产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获得软件产品之间的关
随着WSN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当前大多数网络协议已不能满足很多领域对节点低能耗及网络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传感器节点能效和网络安全性,成为当前亟待需要
变频电动机是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调速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变频电动机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位置是其内部绕组,由变频漆包线组成的绕组经常出现被击穿的现象。由于变频电动机对漆包线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漆包线具有常规的电性能,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耐电晕能力,目前国内对变频漆包线耐电晕性能的检测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为此,设计和实现一种能够检测变频漆包线耐电晕性能的仪器是极其必要的。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