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席卷全球,女性解放与性别平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女性为实现女性解放和性别平等而进行的长期斗争中,女性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实践的变化推动着理论的探索。女性主义理论也在实践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不管在研究范围还是研究层次上,女性主义理论研究都日趋成熟。但是,在女性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从来不缺少质疑和批评,其中就有人认为女性主义者关于性别歧视和父权制的存在的看法是多疑的、幻想的,女性已经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然而,事实上,女性并没有与男性实现真正平等,只是女性被压迫的外在表现更为隐蔽、更难以察觉。这就是女性主义所指的“看不见的奴役”。“看不见的奴役”是广泛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产物。女性主义者认为之所以存在“看不见的奴役”的现象,是因为一股外在的力量将女性排除在主流生活之外,视她们为“他者”、“第二性”。这股力量——男性——构建男性话语体系,将男性意识形态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女性不得不接受这一话语体系,运用男性视角观察世界,默许已设定的女性被压迫的地位。因而,要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就必须对女性主义的基本认识论进行思考,必须通过女性自己的眼睛去看外在世界,以女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世界。作为女性主义认识论流派之一,女性主义立场论伴随着第二、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产生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中脱胎,在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思想中汲取营养。当我们深入探究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多元主体性、强客观性、知识情境性时,我们可以发现女性主义立场论能够超越单一的女性视角、超越阶级与性别的割裂、超越父权制话语体系,让女性获得一种不同于男性视角的更客观、更全面的新视角,以纠正由男性中心理论机制所导致的认识被扭曲的现象。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学家哈特曼曾说:“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其实是同一类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一说法也许不一定准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方法上的一致性和理论上的相似性。当然,探讨女性主义立场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不是通常理解的对应性比较,也不是刻意找出两者之间的同与异,更不是将两种差异鲜明的理论进行牵强附会的对比。只是对两种理论做一联系的思考,以便了解女性主义立场论是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在客观上发生关系的以及女性主义立场论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所作的贡献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从女性主义立场论一诞生就与马克思主义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关系,从方法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女性主义立场论提供了一种正确无误的方法。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阶级观为女性主义立场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甚至可以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下,女性主义立场论才得以形成与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方法来检视女性主义立场论,发现该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就其贡献而言,女性主义立场论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奠定了女性边缘地位中心化的新基石,启发了中国女性解放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路。就其局限性而言,女性主义立场论对性别不平等的批判并不彻底,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识简单化,没有考虑妇女劳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