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能制造模式下,机器取代了工人成为工艺设计主要接受者和生产执行者,需要更加精确、详细的产品制造工艺以指导生产准确、高效地进行。由于工艺设计要素多、内容复杂、场景时变性强,当前基于简化决策模型和静态决策方法的计算机自动化工艺设计模式存在结果粗糙、准确性差、智能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模式下高质高效的工艺设计需求。人机协同的思想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围绕人机协同计算机辅助零件工艺设计的实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模型驱动的三维工艺设计软件研发》(项目编号:2019YFB1704300);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技术与系统》(项目编号:2018YFB17019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制造模式下,机器取代了工人成为工艺设计主要接受者和生产执行者,需要更加精确、详细的产品制造工艺以指导生产准确、高效地进行。由于工艺设计要素多、内容复杂、场景时变性强,当前基于简化决策模型和静态决策方法的计算机自动化工艺设计模式存在结果粗糙、准确性差、智能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智能制造模式下高质高效的工艺设计需求。人机协同的思想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围绕人机协同计算机辅助零件工艺设计的实现这一目标,以机加工工艺设计为切入点,提出了人机协同模式下的零件工艺设计方法框架,并面向零件工艺设计的主要业务重点开展了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在建立准确、高效、决策过程可控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方法的同时,探索人机协同智能在工艺设计领域的实现与应用。针对人机协同模式下的零件工艺设计方法问题,分析工艺设计活动规律,研究人机协同工艺设计的实现机理,提出兼顾人机业务分工与能力分配的人机协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框架。进一步的,围绕零件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建立人机协同工艺设计的业务流程,讨论关键支撑技术及作用,为人机协同工艺设计的实现提供理论与方法。为了解决零件设计是否存在可行加工工艺的问题,通过引入制造元对象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零件工艺性分析方法,用于实现以知识对象为中介的人机协同零件工艺性审查,自动定位当前制造条件下零件设计所存在的工艺性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框架-产生式规则的工艺性知识表达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表达与推理过程,并运用基于对象链与参数表的规则表达与推理方法以解决连续关系型与同形异参型知识规则的表达问题,提高工艺性知识的表达能力与场景应变水平。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及支持基于新建知识对象的分析扩展。为了进一步提高零件工艺规程设计质量与效率,通过从加工特征的层面开展零件制造规律研究,提出了特征组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特征组的派生-推理混合式工艺规程设计方法。该方法以特征组为基本对象,通过人对工艺路线派生与工艺参数推理两个阶段的控制,引导计算机完成零件工艺设计,为人机协同的工艺规程生成提供了实现途径。为了实现特征组工艺路线的匹配与派生,建立了包含8个相似度计算特征的特征组相似度计算模型,研究了特征组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与形状分布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面向制造含义的特征组相似度计算。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现了人机协同的零件工艺规程快速生成。为了解决零件工艺规程经济性分析问题,研究零件工时成本的形成与零件切削成型过程之间的规律,构建基于工步平均材料去除率的工时成本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工步切削特征的工时成本估算方法,该方法利用零件三维中间状态模型实现工艺规程驱动的工时成本的自动估算。为了快速创建工步切削特征,基于截面轮廓的思想,引入特征轮廓和增广特征轮廓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增广特征轮廓的工步切削特征自动生成的方法,实现了工步切削特征的自动生成。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面向工艺过程的零件工时成本快速估算,也可以用于零件三维中间状态模型的正向自动创建。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在面向人机协同的零件工艺设计系统HMCAPP的实现过程中应用了上述理论方法并开展了工程化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方法零件工艺性缺陷数量下降61.6%,工艺路线及参数修改次数下降20.0%,零件工艺设计时间效率提升59.6%,工时成本估算时间缩短77.8%,表明了本文研究成果达到了提升工艺设计质量与效率的目的。本文研究工作对于人机协同思想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融合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推动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转的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文字、图像、符号等多元视觉元素在信息传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表情包”作为同时调用多种视觉元素进行表情、体态、动作模拟,最终完成信息传递的视觉性符号,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已逐渐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通过在表情包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元素,网络表情包在生动个人信息表达方式时,还能承载着文化传播、城市宣传等功能,在年轻群体中深受喜爱。但目前地域性
量子多体问题是凝聚态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数值计算在探究量子多体问题中一直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量子多体波函数的希尔伯特空间随着系统增大呈指数增长,目前我们只能严格地表示和模拟较小系统的量子多体态。另一方面,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可以高效地解决一些量子多体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有阻挫的系统和费米子系统会存在符号问题。总体而言,对于多数量子多体问题,我们一般只能利用基于变分的方法来解决。随
利用不同类型地球物理数据通过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建立准确可靠的地下介质模型对我们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及演化历史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的地球物理数据对地下模型空间的采样有限,而且对地下介质结构的敏感范围不同,导致同一地区不同的地球物理模型存在差异。但是真实的地球只有一个,为了减少地球物理反演的非唯一性,获得更加准确的地球物理模型,本论文发展了多种类型地震数据及重力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将其应用到中国不同地区进行
背景:在中国太行山脉走形的省份和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势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基因易感性,造成高于普通人群的食管癌发生率,其中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最多见。发生食管癌后,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以粗硬质食物为著。吞咽时伴有胸骨后的烧灼感,多数患者会呕吐半透明的粘稠分泌物。食管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易通过门静脉转
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技术,微生物CO2固定有望缓解全球变暖并可持续地将CO2转化为燃料或其他化学品。辅因子NADH和NADPH是微生物固定CO2并合成化合物中必不可少的还原力。如何操纵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并增加细胞内NAD(P)H的可用性成为了微生物CO2固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使用体外电合成技术和体内表达酶促途径的结合策略,以化能自养微生物罗尔斯通氏菌为底盘细胞,设计了一个增强NAD(P)H再生
沙门菌不仅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人类的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水平上对2012~201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沙门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系统研究,确定主要的流行克隆及传播规律。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并基于生物信息分析,对近年来流行的印第安纳沙门菌(S.Indiana)的分子特征(耐药基因、毒力因子、金属抗性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等)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1类整合子与S.Indian
社交网络服务商在提供高效图片服务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处理海量图片的存储需求,又要保证全网范围内的用户体验。分布式图片缓存架构被广泛部署以满足高性能的要求,而高效缓存策略在提高图片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成本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终端对相同图片的不同规格的需求,图片服务将用户上传的图片转码为多种不同规格,称为多规格图片。多规格图片使缓存优化变得更为复杂,本研究对实际商用中的大规模多规
近年来,新冠疫情和环保压力,对工业和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和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也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国家为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和修订了多种税收优惠措施,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制定正确的税务筹划方法来规划自己的经营活动,从而打造高新技术型企业,既能减少自己的税负,又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国民经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