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一家生产并销售有机茶叶的家族企业。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向来属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家族企业作为企业团队中特殊的一员在经济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经济学之外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人类学在最近几年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家族企业,但是也尚未接触到这类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家族企业,本文则尝试着从人类学视角对有机茶叶以及它背后所蕴涵的生态农业理念进行关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大多数经济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都基于家族企业的利弊观出发,从组织基础、产权结构、领导制度、治理原则、继承模式等方面对家族企业进行分析与研究,运用的也大多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本文的研究将跳出这种思考模式,重点分析企业经营模式中所体现的文化现象,包括宗族文化、社会资本、文化产品等。该茶叶企业尽管在成员组成上明显具有家族企业的特点,但在其经营特色上却没有多少家族特色。它在茶叶生产、销售上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在这条产业链上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这表现在既有传统的、柜台式的茶叶销售,又有以茶为依托、主营茶餐饮的茶楼,还有茶疗性质的足疗保健中心以及范围更加广泛的有机食品开发。企业在开发成功的经营销售模式的基础上,还运用了一些文化因素将企业销售的茶叶这种农副产品上升到文化产品的高度,比如企业在其所拥有的茶叶大卖场中专门腾出空间用以展示中华茶文化,从而在卖场布局上巧妙地形成了销售茶叶与展示茶文化的双重格局;茶楼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餐馆,它还是公司茶叶的次销售地,因为它通过举办诸多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从而间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在茶楼的装帧上,公司还借鉴了茶叶生产基地乡村民居的建筑风格,并融入了当地宗族文化的因素,巧妙地利用虚拟宗族的手法将企业领导与公司茶叶产地有名的世家大族联系起来,不仅将产品的产区与销区紧密联系了起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茶叶这种农副产品提升到了文化产品的高度。另外,企业员工所拥有的不同形式的社会文化资本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此加以恰当利用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和策略。笔者试图通过以上分析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它们往往能够开拓出新型的盈利模式。JS公司从经济利益出发,将文化活动融入到产品的销售行为中去,并且做到并行不悖,从而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完成了弘扬中华茶文化这样崇高的使命。不过,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如忽视对员工的关怀,企业软实力不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