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与组织创新情境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多层次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本世纪起,伴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时代(boundaryless career development era)和易变型职业生涯发展时代(proteancareerdevelopment era)的到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职业管理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转换和工作流动成为了人们拓宽职业生涯发展边界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让人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变得越来越复杂且难以预测。近年来,职场人士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已在组织内的职业成长状况。这是因为,相较于传统的终生职业生涯评价指标,组织内职业成长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人们在当前组织中的职业目标进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相应的,企业组织也深刻地意识到,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内职业成长机会,加快员工在组织内的职业成长速度,可以有效促进员工在组织内提升工作绩效,产生更多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并帮助组织保留更多的核心人才。由此可见,员工的组织内职业成长是职场人士获得成功和企业组织取得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探讨员工在组织中的职业成长的发展规律,是本研究的焦点所在。考虑到学术界从人格特质的视角来研究人们的职业行为由来已久,且“大五”人格特质在管理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尤为广泛,本研究从“大五”人格特质的视角来探寻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发展规律。在过去的20年里,“大五”人格测试作为一种经典的职业评估工具,在提升职业生涯咨询的科学性以及帮助人们解决职业决策困惑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大五”人格特质与职业结果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中出现了极大的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1)在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和易变性职业生涯发展的背景下,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变得更加复杂,影响因素纷繁多样,以往研究中关注的终生职业结果难以预测。相较之下,组织内职业成长这个构念更加聚焦于员工在当前组织或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发展状态,能够被更加准确地衡量和预测;(2)已有研究对情境因素,尤其是组织情境因素在人格特质与职业结果的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关注不足。综上所述,本研究聚焦于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大五”人格特质与组织内职业成长是否存在因果联系?(2)组织情境对组织内职业成长是否也有影响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它与人格特质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有没有匹配性规律?(3)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格,组织和个人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促进员工的组织内职业成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将结合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和特质激活理论,综合考虑个体特质因素和组织情境因素,探讨“大五”人格特质和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多层影响作用及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包含以下三个子研究。研究一:“大五”人格特质对组织内职业成长的预测作用及机制——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即通过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检验员工“大五”人格特质与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关系,并探究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基于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大五”人格特质中,外向性、尽责性与经验开放性对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度;(2)工作投入中介了“大五”人格特质和组织内职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二: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关系研究——工作投入与创新工作行为的中介作用。即采用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的理论框架,探究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别从工作投入和创新工作行为的视角出发,检验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具体影响机制。通过多水平线性回归模型和拔靴法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创新工作行为;(2)员工的工作投入正向影响了创新工作行为;(3)工作投入和创新工作行为正向影响了组织内职业成长;(4)工作投入和创新工作行为部分中介了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三:“大五”人格与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关系研究——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氛围强度的调节作用。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在个体层面复验“大五”人格特质与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同时,在团体层面检验组织创新氛围和组织创新氛围强度的跨层调节作用。通过拔靴法和多水平回归分析,结表明:(1)组织创新氛围调节了经验开放性和尽责性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越高,二者间的正向关系越强;(2)创新氛围强度调节了经验开放性和尽责性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创新氛围强度越高,二者间的正向关系越弱;(3)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氛围强度的调节作用在经验开放性和尽责性通过工作投入影响组织内职业成长的间接效应中也得到了验证。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以下4点:(1)揭示人格特质与组织内职业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了人格理论的应用领域和职业成长的研究视域。同时,通过验证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强化对人格特质影响组织内职业成长的内在过程认识;(2)从工作投入和创新工作行为的双重视角分析检验了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组织内职业成长的作用机制,揭示对组织氛围对员工职业成长推进作用的内在机制;(3)通过引入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氛围强度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大五”人格特质影响组织内职业成长的作用边界,搭建人与环境交互影响员工阶段性职业发展的路径机理;(4)通过将两种情境特征(即情境特质相关性和情境强度)整合至同一理论模型,在将特质激活理论的应用领域拓展到了职业发展和职业心理学领域的同时,为未来特质激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本研究从个体员工职业发展和组织管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了 4点管理启示:(1)个体在择业时,不仅应积极主动了解自我,确定自我的人格特质,还应尽可能掌握目标组织的环境信息,综合考虑未来职业成长的可能性;(2)组织管理实践者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应当重视创新制度建设,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工作氛围,从而帮助员工实现更好的工作状态与个人发展,以维持企业的良性运营;(3)组织管理人员应当把组织中的有限资源更多地提供给与组织特征更加匹配,更加适合在组织中发展的员工,以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4)管理者可以通过规范压力、间接学习、正式训练等手段在组织内建立起强情境,从而削弱个体差异在组织中的表达,达到“同谋同力”的状态。
其他文献
我国东北某省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这一规定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认为国家权力不合理地剥夺了公民的私权利。这涉及国家权力边界的问题。现代国家
白芍,百花之中被拜国相,给人以审美享受,亦具有颇多药用价值,是治疗各种血证的常用中药,在唐容川的《血证论》中作用可圈可点,文章通过对白芍在书中的运用浅析,以期为白芍在
<正>【要点提示】机动车为质物的动产质权实现,如果质权人不同意将质押车辆拍卖或变卖,同时又不能与出质人达成将质押车辆折价的协议,那么,质权人不能请求法院直接裁定将质押
半夏能行能降,能散能泄,有和胃化饮、降气平喘、补虚降逆、散结化痰、泄热和胃等功用,临床上配伍灵活,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袁红霞教授对半夏方证的理解和临床应用,从半夏方
<正>依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以损害其某种利益的方式所实施的必要的防卫行为。相对
指出任意循环的两种卡诺循环分解的极限都趋于原来的循环,一些文献中关于其中一种分解不趋于原循环的证明是欠妥的.
要:建立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针对其信道冲击响应,分别采用最小二乘(LS)估计方法和最小均方差(MMSE)估计方法对信道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两种不同的估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影视作品和录像制品,并对它们分别赋予著作权与邻接权的保护。本文通过对基本概念的检视,发现现有录像制品的概念中暗藏矛盾,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矛盾
南朝文学批评沿袭先秦儒家文质观,更为明晰而广泛地将其作为衡量诗文的标准。这一时期的主要批评家都受到儒家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但由于个人在文学思想和艺术追求上的不同,
从大唐盘山发电建设信息化电厂的实践出发,分析SIS系统在建设信息化电厂整体框架过程中的收获以及方法。探索信息化工程是管理工程的观点,结合发电企业学习型企业建设,实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