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在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每一轮课改首先是《课程标准》的制定,随之是教材的修订。教材修订是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编排顺序的调整、呈现方式的改变都渗透着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全球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材修订能够借鉴其它国家及地区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课程教材,这对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必修5和美国McDougal Littell出版社代数2教材中“数列”部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对两种教材中“数列”内容的选取、图表设置、例习题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宏观层面的比较。其次从教学的角度就“数列”内容呈现方式(章引言、核心概念、复习小结)、学科融合等方面总结了两种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从一名中学一线教师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出教材编写的合理化建议。比较研究的结论:宏观层面:(一)两国教材都采用二级目录分段呈现。从“数列”知识内容来看,美国教材的知识内容比中国教材多。美国教材中有“无限等比数列求和、数学归纳法”,中国教材中没有“无限等比数列求和”,有“数学归纳法”但不在“数列”这章内容中。(二)美国教材在“数列”部分例题数量远远大于中国教材,但难度远远小于中国教材。美国教材的例题设置一般都低起点,小台阶,梯度非常小。(三)两国教材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并且美国教材习题数量明显多于中国教材。微观层面:(一)在章引言、核心概念、章复习与小结等方面,中国教材注重系统性、逻辑性、严谨性、思辨性,中国教材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美国教材则是侧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二)在现代科技的融合方面,美国教材更重视现代科技的利用,美国教材强调图形计算器和电子表格在这一部分知识中的应用。而中国教材则没有,中国教材只是将本章知识和算法知识相融合,让学生从算法算理的角度理解数列。对教材编写的建议:(一)对数学教材整体编写的建议。(1)教材编写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双基,降低起点,减少梯度,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2)教材中每一小节给出课程目标;(3)教材中每一模块给出学法指导;(4)教材中每一模块设计与本模块知识相关的复习内容。(二)数列部分教材编写的建议:(1)数学归纳法应该纳入到数列一章中;(2)中国的国学可以引进数学教材中。对个人教学的几点启示:(一)多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不同版本的;(二)分层教学与分层布置作业的启示;(三)重视网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四)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五)教师应该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它充分的为学科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