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由学习共同体在概念、研究以及建构方面的困境所引发,从解析“学习”和“共同体”这两个基本要素出发,对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同体”以其何种内涵和特征来支持学习? “学习”和“共同体”基于何种关系结合在一起?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的机制是什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中主要设计要素是什么?研究采取中观层面的分析,力图为理解学习共同体以及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的框架。 全文共分六章: 在第一章(导论)中,本文从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条途径,提出了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学习共同体概念和学习共同体研究中存在的诸多歧义,以及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努力与学校中日常学习观念之间的冲突。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学习共同体背后所隐藏的认识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本章还阐述了研究的视角和定位,即采用社会取向的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观对知识和学习的分析路径,着眼于中观水平的研究。 在第二章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共同体”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主要研究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学基础。分为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共同体与社会、社区及组织,各自具有不同的社会学意义和研究脉络。共同体概念本身的意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和“学习”结合的不是共同体的原始意义,共同体在当代语境下重建的意义,使之成为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与学习何以要依托“共同体”?主要研究学习共同体的认识论基础。依次展开的内容是:知识的社会建构性是将学习置于共同体境脉中加以考察的理论前提;知识在认识论维度和本体论维度的拓展,使得知识获得摆脱了对个人的和显性化的途径的依赖,参与到实践中成为学习的新的隐喻;知识向实践中的识知的拓展,进一步揭示了,知识的获得不仅是通过实践参与而实现,而且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来创新教育,其实是要重建学习的实践。 第四章的主要问题是:实践共同体中的意义协商是如何展开的,其中哪些要素界定了形态各异的实践共同体的共同特征?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怎样成长?从两个平行的角度切入到分析中:实践的角度与身份的角度,阐述了其中意义的协商与学习者成长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