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北洋大学“驱冯”运动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多次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引发社会层面的广泛变化,特别是新式学校的兴起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自晚清至民国,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影响力逐渐增强,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学生群体。“五四”运动以后,学风之转变亦促使学生角色发生诸多变化。民国时期的学潮问题牵连不断,并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波动,既有其积极的层面,又不可避免地走向消极一端,逐渐陷入困境,演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通病。北洋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初期因师资匮乏,不得不大量延请外国教员,以致超过中国教员的数量,形成了以外教为主,中教为辅的师资构成特点。1920年6月法科停办之后,北洋大学转型为一所专办工科的理工类大学,其办学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影响可谓深远。北洋大学以严格为名,同时因历史传统所限,学校管理方面相对保守,进入20年代之后,相对滞后的学校制度也亟待改革。“五四”以后,北洋学生的课余活动更为丰富,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思想的解放也带来了观念的变化。他们不再拘泥于学校成规和现实的羁绊,变得勇于诉求,执著于改变,希冀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学校及社会的进步,而这也为之后的学校风潮埋下了伏笔。1924年初,教育部因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引发教育界风波。由于该条例中所涉及的“董事会”设置等内容,意在于加强政治对教育的干预,此举违反了“教育独立”的原则,故而招致北京大学教授的群起反对,但最终却毫无结果,同时该条例的颁布亦成为随后北洋大学“驱冯”运动的导火索。“驱冯”运动的爆发,一方面在于学校制度方面的相对滞后,学校管理方面的相对保守;另一方面,北洋学生亟待改革的诉求与校方的严格管控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学校风潮亦难以避免。1920年代“学潮日涨,学风日坏”现象的出现,与“五四”以来学风之转变存在着莫大的关系。学潮因学风而起,并非学风因学潮而坏,学风是因,学潮是果。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千城一面的态势几乎淹没了文化的价值。没有对先贤的敬畏,就无法深刻领悟历史的灵魂,没有对后世源于内心的责任,就无法保护建设文化的根基。一
<正>玻璃!玻璃!每辆汽车都安装了不少玻璃,这些大同小异的玻璃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旅行的途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其实呀,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玻璃背后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
<正>所谓的双向反馈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与老师处于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创造性、应用性以及总结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检验老师的教学实践效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分析BMI对OSAH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OSAHS患者161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大议题。近年来,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是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人类有必要重新解读人
又是一年春来到,不思量,肌肤粗糙、痘痘群生。不管你年方几何,只要是肌肤保养不当或是饮食习惯不好、心情状态不佳。统统都会被它袭击!怎么办?
开关电源多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因其可靠性高、损耗低、体积小等优势被广泛采用。开关电源分布式系统一般有三级构成,第一级为功率因素校正(PFC),第二级为DC-DC变换器,第三级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盛促使城市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城市是人类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物,是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的核心。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引起一系列
<正>《难老泉》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散文家吴伯箫于1961年11月20日,以山西著名人文胜地——难老泉为题材写成的游记体散文。四十多年来叫人常读常新,至今回味无穷。这里先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