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橙皮苷的体内外糖脂代谢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两者的发病率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健康威胁。由于现有调节糖脂代谢的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防治糖脂代谢异常的物质或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来调节糖脂代谢,这对防治糖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人体安全性高。新橙皮苷是柑橘类果皮和白皮层中常见的黄酮类成分,本课题首次系统研究它的糖脂代谢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在明确药效的同时,力求找到其调节糖脂质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论文采用细胞和肥胖、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新橙皮苷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尤其是与FGF21和AMPK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天然来源黄酮类活性成分防治糖脂代谢异常疾病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为FGF21和AMPK相关分子机制的进一步明确提供实验依据和线索,在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1.新橙皮苷对糖脂代谢的影响:1)采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新橙皮苷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2)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新橙皮苷对FFAs诱导脂肪蓄积HepG2细胞脂滴含量的影响,采用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新橙皮苷对FFAs诱导脂肪蓄积HepG2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3)C57小鼠喂饲高脂饲料,当高脂饲料组小鼠19周后出现稳定的糖脂代谢紊乱时开始实验,观察新橙皮苷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主要观察给药2周后DIO小鼠糖耐量的变化和给药8周后DIO小鼠体重、饮食、腰围、体长、总脂肪含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 (apoA-I)、载脂蛋白B (apoB)含量及肝脏中脂滴含量的变化。4)新橙皮苷对db/db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检测给药2周后血浆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5)新橙皮苷预给药8周后,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继续给药3周,观察新橙皮苷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6)新橙皮苷预给药2周对蛋黄乳剂诱导急性脂质代谢紊乱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检测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和HDL-C的含量。7)新橙皮苷给药2周对C57小鼠糖耐量及血糖的影响。8)新橙皮苷单次给药对C57小鼠淀粉耐量的影响。2.新橙皮苷调节糖脂代谢的可能作用机制:1)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新橙皮苷对p-AMPK蛋白表达的作用,并通过RT-PCR实验检测新橙皮苷对AMPK下游靶点hmg-coa、srebp1c、fas、cpt1等基因表达的影响。2)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观察新橙皮苷对PPAR-α和FGF21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3)采用体外酶反应法观察新橙皮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研究结果1.新橙皮苷体内外调节糖脂代谢的药效学研究:1)新橙皮苷浓度依赖地增加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且增加细胞葡萄糖消耗的作用强于橙皮苷。2)新橙皮苷降低FFAs诱导脂肪蓄积HepG2细胞内的脂滴含量,且浓度依赖地降低该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3)新橙皮苷调节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的糖脂代谢,主要包括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脂肪指数和食物效能利用率(FER),降低血浆、肝脏和肌肉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以及降低LDL-C/HLD-C和apoB/apoA-I的比值。4)新橙皮苷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5)新橙皮苷降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6)新橙皮苷调节蛋黄乳剂诱导急性脂质代谢紊乱小鼠的脂质代谢,包括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LDL-C的含量,升高HDL-C,新橙皮苷升高HDL-C的作用强于橙皮苷和柚皮苷。7)新橙皮苷改善C57小鼠的糖耐量,但不影响正常血糖。8)新橙皮苷改善C57小鼠的淀粉耐量。2.新橙皮苷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1)新橙皮苷对AMPK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在HepG2细胞,新橙皮苷可增加p-AMPK蛋白表达;在FFAs诱导的脂肪蓄积HepG2细胞,新橙皮苷也具有上调p-AMPK蛋白表达的作用,且新橙皮苷可抑制AMPK下游脂质合成相关蛋白hmg-coa、srebplc和fas的基因表达,增加脂质分解相关蛋白cptl的基因表达;在DIO小鼠,新橙皮苷可增加肝脏p-AMPK蛋白表达,同时减少srebplc的基因表达,增加cptl的基因表达。2)新橙皮苷对PPAR-α和FGF21的影响:在FFAs诱导的脂肪蓄积HepG2细胞,新橙皮苷可增加PPAR-α和FGF2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在DIO小鼠,新橙皮苷可在蛋白和基因水平增加肝脏中PPAR-α的表达,并可增加肝脏中fgf21的基因表达,从而增加血浆中FGF21的含量。3)新橙皮苷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论新橙皮苷在体内外均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PK、 PPAR-α的激活和FGF21的表达分泌,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有关。1.在体外,新橙皮苷可增加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降低FFAs诱导脂肪蓄积HepG2细胞内的脂质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AMPK,减少hmg-coa、 srebplc、fas的基因表达,增加cptl的基因表达,从而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这些作用也可能与PPAR-a和FGF2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有关。2.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小鼠,新橙皮苷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其脂肪指数和食物效能利用率(FER),降低血浆、肝脏和肌肉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以及LDL-C/HLD-C和apoB/apoA-I的值;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肝脏p-AMPK蛋白表达,减少srebp1c的基因表达,增加cptl的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糖脂代谢;这些作用也可能与肝脏中PPAR-α和FGF21表达增加,从而增加血浆中FGF21的含量有关。3.新橙皮苷可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可降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4.在蛋黄乳剂诱导急性脂质代谢紊乱小鼠,新橙皮苷可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LDL-C含量,升高HDL-C,其升高HDL-C的作用强于橙皮苷和柚皮苷。5.新橙皮苷可改善C57小鼠糖耐量,但不影响正常血糖。6.新橙皮苷可改善C57小鼠的淀粉耐量,其机制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电气安全实验室参加某机构"电线电缆绝缘电阻能力验证"的试验结果,从试验温度允许误差以及升温过程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到第一次测试与按
在冠心病患者中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对阿司匹林变态反应者,脱敏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策略。对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者均
:艺术院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拓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途径。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化媒体数据,如图像、视频、博客等内容充斥着网络,同时,一些流行的社交网站,图片视频的上传与分享网站开始大量的涌现出来。如何有效地管理
背景婴儿白血病(Infant leukemia,IL)是儿童白血病中的较为罕见的类型,具有起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等临床特点,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危险分层
现阶段,国家在发展城市道路过程中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且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设计要点,致力于建造具备循环、渗透、净化等多功能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目的:分析中药塌渍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时,合理选择药物比例;掌握中药塌渍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皮肤过敏症状好转。结论:对中
TI公司的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具有编程方便、配置灵活的特点,但是通用输入输出模块即GPIO数量较少,在多设备连接的应用场合下受到局限。本文以TMS320C6713这款常用的浮点DSP
我国网络虚拟电子物品交易发展迅速,虚拟电子物品的财产权性质也已经得到了确认。近年来由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霸王条款、虚拟电子物品交易市场缺乏监管等原因,网络游戏玩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