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及脂肪酸特征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马肉是内蒙古特色食物资源之一,其营养价值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蒙古马后腿、肋部、里脊和皮下脂肪为研究对象,兼顾内蒙地区驴、牛、绵羊和双峰驼肉,共采集130份样品,系统地测定常规营养素和脂肪酸,进行物种、部位、产地和季节等分类的比较;重点探究蒙古马肉脂肪酸谱的特征,尝试用脂肪酸谱和化学计量学原理,建立马肉和牛肉真实性的判别模型。蒙古马后腿、肋部和里脊肉三个部位常规营养素均值(X±SD, g/100g),水分75.65±2.29、脂肪2.2±1.43、蛋白质20.34±1.30、灰分1.23±0.23。马肉水分和蛋白质显著高于牛、绵羊和驼肉,脂肪显著低于三者。干草季和青草季马肉水分和灰分有统计学差异,但绝对差异无营养学意义,脂肪和蛋白质无季节差异。蒙古马和驴脂肪酸谱特征与牛、羊、驼有显著差异,PCA图中完全分离,距离较远。对物种差异贡献较大的脂肪酸中,蒙古马肉α-C18:3、C18:2n6c和C16:0显著高于牛羊驼肉,而C18:0、C16:1和C18:1n9c显著低于三者。蒙古马肉SFA、MUFA和PUFA(X±D,g/100gfat)分别为.42.18±5.49、28.28±6.81和26.83±7.58,三者比例为1:0.7:0.6,P/S为0.6,n-6/n-3为1.17;马肉中PUFA显著高于其他物种,而MUFA显著低。总之马肉脂肪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反刍动物。蒙古马肉脂肪酸特征存在部位、采样季节和地区差异。蒙古马肉皮下脂肪中α-C18:3n3(18.24±6.56, g/100gfat)显著高于其他部位,C18:2n6c(8.32-2.98)显著低;SFA(35.68±5.13)显著低于其他部位,MUFA(32.40±4.22)与其相反,PUFA(27.12±6.07)无明显差异;夏秋季a-C18:3n3高于冬春季(p=0.007),C16:1和C18:lngc与其相反(p=0.010),差异均极显著:呼伦贝尔蒙古马肉α-C18:3n3、C18:2n6c和C18:0均显著高于达茂旗马肉。鉴于脂肪酸谱存在物种差异,建立了蒙古马肉、牛肉和不同比例混合样品(掺25%、50%和70%马肉)的SIMCA判别模型,结果纯马肉、纯牛肉针对两者混合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达100%,但对三个混合比例间的判断有一定的错误,尤其是对25%和50%混合比例的判别;PLS定量模型估计马肉和牛肉混合比例的最大误差为±10%,验证样本计算结果均值的标准差为5.4%。总之,脂肪酸谱可以建立蒙古马肉和牛肉真实性的定性定量判别模型。
其他文献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省福州市教育部门自2月10日开始,为全市延迟开学的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开设网上课堂,通过多平台线上集中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学
期刊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处理效率低,剩余污泥产生量大后续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本论文构建了由MBBR和AAC反应器组成的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工艺(Continu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干制水产品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绿色食品标准缺少干制水产品相关的标准,因此加强干制水产品安全性研究,制定出绿色食品干制水产品标准,对
学位
南极地区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使极地微生物形成独特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能够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极地天然产物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已从极地微生物中分离得到许多结构独特、活性显著的化合物。Penicillium sp.S-1-16是从南极海参体内共附生样品中分离获得,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粗提物有细胞毒活性。本文即以该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次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