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在土壤中潜水蒸散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已经逐渐引起了环境学家的重视,尤其是高含盐量的采油废水还将引起土地盐渍化,给环境带来极大危害。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化标准数据和指导性实验方法,环保部门暂时无法正式严格控制高含盐量的采油废水的脱盐化处理流程。本课题为盐在土壤中潜水蒸散的实验与模拟的研究,通过土柱实验测量土样的含水率与含盐量,并根据实验结果、模型参数使用Hydrus-1D进行土壤水盐含量的模拟。实验分三组进行,每组两根土柱,分别将土柱下端150cm处浸没在质量浓度分别为5%和10%的NaCl溶液中,每组运行30天。第一组为蒸发型,使用55w白炽灯连续光照30天;第二组为入渗-蒸发型,第2天、第10天、第19天人工降雨4mm、2mm、2mm,降雨期间保持4h无光照;第三组为入渗型,实验设置为第二组土柱继续无光照运行30天。实验数据为模拟提供依据,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并不断优化参数。使用Hydrus-1D软件进行土壤潜水蒸散的模拟,确定模拟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并且根据实验第30天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实验数据,不断修正模型参数。软件模拟水分运动基本方程为Richards方程和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盐分运动基本方程为对流-弥散方程;模型上边界为大气边界、下边界为定通量边界;蒸发型与入渗-蒸发型实验中初始含水率为4.5%,初始含盐量为0.2716mg/cm~3,入渗型实验中初始含水率和含盐量为入渗-蒸发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显示,模型参数对盐在土壤中潜水蒸散具备适应性与代表性。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我国军工装备制造业独特的单元制造模式进行探讨,针对普遍存在且无法避免的跨单元生产问题,即存在跨单元转移(intercell transfer)情况,在分析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种不同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及其构筑的有序结构的应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部分:聚环辛烯接枝聚乙二醇(PCOE-g-PEG)梳状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预先自组装
宽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很重要的一环,为其他产业发展打造了重要的网络设施基础。“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要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油井已处于低产状态,其原因主要是油田沉积物堵塞油品流动通道。传统酸化技术是目前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解堵工艺,但是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资源浪费等现实问
直接吸收式集热器是一类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具有热损失小且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使其极具发展前景。兼具吸收介质和传热流体功能的工作流体是直接吸收式集热器的核心,其性能制约
由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成为替代石油转化路线的研究热点。Fe基催化剂是费托合成最常用的催化剂,其CO转化率高,反应活性好,但低碳烯烃选择性低,尚未实现工业应用;而Co基催化剂CH_4选择性低,碳链增长能力较强,低碳烯烃选择性相对较高。本论文拟在Fe基催化剂上掺杂Co助剂,考察Fe-Co催化剂对合成气制烯烃碳链增长反应的催化活性。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但是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地位认同却不是很高,这会降低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使他们融入城市更加困难。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居住问题。近年来居住成本不断增加,社会因素、自身经济条件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的环境亦存在差异。本文在此背景下,以相关文献和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探究农业转
世界工业严重依赖于石油资源,其影响者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的开采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涉及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我国的石油资源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且资源丰富的地区环境比
目的:随着福建省农村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高,产生许多健康问题,老年人看病就医给自身以及家庭、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下,对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
杜氏盐藻是一种单细胞无细胞壁的原生植物,也是在目前发现的微藻中实现工业化为数不多的藻种之一,其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油脂、色素。β-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某些慢性病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在保健、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以两种杜氏盐藻藻种CCAP 19/18与B01为研究材料,首先优化了该藻种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