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iO2为基质的含N类复合分离材料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含氮类聚合物是一种可与某些金属形成螯合配位键特性的分离材料,由于它的高吸附性及高吸附容量,尤其是对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有毒的重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在矿物废水处理、冶金、分析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利用这类具有分离功能的螯合类聚合物,接枝到硅胶基材表面,形成一种选择性分离材料,这是一条开辟含氮有机聚合物的快速简易的动态吸附分离的新途径。 本论文进行了以SiO2为基质的新型分离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 1.离子分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2.多孔SiO2表面水合技术研究; 3.带Br端基的活性膜/SiO2复合体的合成及表征; 4.以SiO2为基质的含N聚合物复合分离膜的制备; 5.以SiO2为基质的含氮新型分离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在论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介绍了离子吸附分离材料的发展近况,分析了制备有载体的聚合物基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基质SiO2的表面处理方法,阐述了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羟基含量的变化以及亲和水能力的变化,用XPS研究了SiO2表面结合具有C=C双键的效果。合成了带Br端基的活性膜/SiO2复合体,用IR和X-荧光光谱探讨了其表面的膜结构与溴含量。考察了KH-570用量和PEI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在活性膜的制备中KH-570溶液浓度为1.0%,PEI用量为硅胶用量的1.5倍,所合成的复合分离材料性能最佳。 文中以Cu2+为分离对象,用动态法和静态法研究了新型复合分离材料对溶液中Cu2+吸附和解吸以及其再生利用性能。结果表明:静、动态吸附的最大吸附容量可分别达47.1mg/g复合材料,86.6mg/g复合材料,吸附率高达90.2%,再生性能佳。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以SiO2为基质的含氮新型分离材料的制备 一 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在硅胶的表面通过结合有化学反应活性的活性膜与聚乙烯亚 胺oEI)树脂结合,取得了成功。并且通过性能测试证明,本实验制备的复合出。/PEI 树脂复合分离材料有着优良的吸附性能和最小的中间体环境污染,为以后的投人工 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3位。在我国胃癌早诊率仍然相对低下,目前住院病例中90%以上为进展期胃癌,即使施行根
本文从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日本的起源发展着手,分析了此制度在日本的法理基础,并对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条款进行介绍分析,以求对于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
<正> 自1977年第2期《辽宁中医》发表《眼针疗法病案选》以来,接到读者来信若干,提出了许多关于眼针疗法的问题,势难逐一解答,在此综合几个问题做一解释,以代答复。可能满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辛彦、徐惠绵、张荫昌等历经25年完成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分子病理学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最近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意味着人们在揭
目的观察沉默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PA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实验设计分为未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和性质,重点叙述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和带通滤波特性,分析了光的衍射现象与小波变换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提出了广义小波变换的概念,为光学小
为了有效提高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通过寓乐于学,培养学生
文章从地板布铺装设计,地板结构设计方面介绍了铁路客车地板布粘接结构设计要点,指出了一些容易引起地板布粘接缺陷的因素,介绍了几类目前常用的地板布胶粘剂。
<正>在临床实践中,体温(body temperature)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体温的变化通常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由于发热是包括某些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很多疾病的前驱症状,发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缓解养老压力而提出的,关于它的话题一直备受热议。近些年,国内对延迟退休的影响的观点主要分为积极与消极两大阵营。本文则从就业压力视角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