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冠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行PCI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共121例,将病例资料数据录入SPSS20.0数据库。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82例(占67.8%)和糖尿病组39例(占32.2%)。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原始数据不满足t检验的条件可以用秩和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双向无序行×列的X2检验采用PearsonX2公式计算统计量。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从两组患者不同年龄阶段分布情况来看,非糖尿病组中女性患者在绝经前年龄发病率与同龄男性患者相比发病率低(P<0.05)。2.危险因素:两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及生化指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的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3.冠脉病变特点:左主干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病变类型上A型病变、B型病变、C型病变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无明显差异,但糖尿病组中C型病变占患者的64.1%,非糖尿病组患者的C型病变占患者48.8%。4.中医证候要素: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中的血瘀证、气滞证、气虚证、阳虚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虚证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中虚证的主要证候要素是阴虚证(92.3%)。痰浊证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中的痰浊证多于糖尿病组。两组分布最为普遍的证候是血瘀证,均在90%以上。在糖尿病组中两证组合前三位是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非糖尿病组中两证组合前三位的是血瘀痰浊证>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糖尿病组中三证组合前三位的是气虚阴虚血瘀证>阴虚血瘀痰浊证>气虚阴虚痰浊证、气虚血瘀痰浊证;非糖尿病组中三证组合前三位的是气虚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浊证>阴虚血瘀痰浊证。从冠脉病变支数与冠脉病变特点的证侯要素分布情况来看,阴虚证在两组患者中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C型病变、B型病变中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气虚证在两组双支病变的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均在糖尿病组中的分布率较高。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中医证候主要是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初步阐明了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虚证以阴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证、阳虚证;单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虚证以气虚证为主,其次为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为两组患者的主要实证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