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促使女性越来越深层次地参与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也对女性参与犯罪活动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的现象不容忽视。就山东省而言,2000年至2015年的十五年间,山东省被法院判处监禁刑而入监狱服刑的女性犯罪人达13000余人,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山东省女性犯罪步入增长高峰期。在社会文化大背景的视角下,在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下,笔者面对山东省当前女性犯罪持续增长的现状,思索女犯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她们面对亲情时有着怎样的心理波动?与男性犯罪不同的是,女性犯罪的成本更高,造成的后果和危害不限于受害者和犯罪者本人,也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应当从什么角度切入,才能更有效地唤醒她们的良知?监狱应如何推动社会各界正确看待女性犯罪、帮助女犯这一特殊群体,加速女犯再社会化的进程?基于这些思考,笔者通过访谈和跟踪调查等方式,对其中三百多个案例,以文化为视角,试图厘清山东省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并为分析女性犯罪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具体即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女犯进行思想疏导和心理矫正,发挥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改变女犯不正确的自我认知,重塑基于母爱和责任的健康人格,帮助女犯重新回归社会,让女犯矫正更科学化、人性化、效率化。这既是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也是本课题的实践担当。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山东省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如犯罪数量上、犯罪主体上、犯罪类型上、行为方式上等多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章结合调查问卷所得相关数据,深入剖析了山东省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例如,分别从家庭层面上、社会层面上、个体价值观上、应对矛盾上、情绪、婚恋、性观念上、人生目标上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女性犯罪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贪图享乐、缺乏担当等却是其共同特点,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主流文化的缺失。上述分析,为下文探索女性犯罪矫正方法的创新奠定了基础。第三章着重探讨了女性犯罪矫正方法的创新问题。针对女性犯罪的上述主要原因,笔者重点就女性犯罪矫正方法创新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即探索了“主流文化矫正法”的六个方面。山东省女子监狱在博大精深的主流文化海洋中,撷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引入罪犯改造过程之中,旨在唤醒女性犯罪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良知,激发其改恶向善的内在动力。可以说,这是山东省女子监狱近20年来的教育改造重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