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不仅依靠肿瘤细胞自身的生物学增殖特性,而且更依赖于新生血管持续不断地为其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以适应其旺盛的新陈代谢的要求。大量的证据表明,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且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的必需条件;同时新生血管又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创造了条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尤以人胎盘中的含量最为丰富。RI是一种分子量为50KD的酸性糖蛋白,其空间构象为“马蹄形”,恰好与“肾形”结构的核糖核酸酶A(RnaseA)及血管形成因子(angiogenin,Ang)紧密结合 ,从而有效地抑制它们的生物学活性 ,特别是Ang的促血管生成的活性受到更强烈的抑制,提示RI可通过抑制Ang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导致肿瘤得不到氧气、营养物及必要的生长因子而停止生长。并有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中RI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 。 目的: 用RT-PCR法 和Western bloting法从蛋白及mRNA水平上对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在人肺癌及同体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的检测 ,进一步探讨RI与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 方法:手术切取26例肺癌及癌旁5厘米以上正常肺组织,液氮速冻,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肺癌组织中RI的蛋白表达量;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人肺癌组织中RI的mRNA的表达量。采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分析获得的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WP=5>结果: RI的Western bloting结果:26对标本中24例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例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其中18例鳞癌中,16例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例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8例腺癌中,所有标本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肺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之间RI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肺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比较鳞癌组与腺癌组之间RI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鳞癌组与腺癌组之间RI的蛋白的表达无差异(P>0.1)。RI的RT-PCR的结果: 26对标本中20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6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其中18例鳞癌中,14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4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8例腺癌中,6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例癌组织中RI的mRNA含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肺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之间RI的mRNA含量,结果显示肺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之间有差异(P<0.05);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比较鳞癌组与腺癌组之间RI的mRNA含量,结果显示鳞癌组与腺癌组之间RI的mRNA含量无差异(P>0.1)。结论:1本研究中所有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都有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表达。2 肺癌组织中RI的蛋白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鳞癌组织与腺癌组织之间RI的蛋白的表达无差异。3 肺癌组织中RI的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鳞癌组织与腺癌组织之间RI的mRNA的表达无差异。4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在肺癌中的表达下调,肺癌的生长可能与RI表达的下调有关,由于RI表达下调,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作用降低,从而可能使癌组织周边新血管的形成未受到有效抑制,使肿瘤得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