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经济体系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在新形势下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致富农民首先要规范农村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概念在2005年联合国大会中第一次被提出,最初是指小额信贷及微型金融,但是随着普惠金融内涵的深化,现在的普惠金融体系主要是指惠及农村边远地区、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该体系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的交流,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所以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扶持中小微企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逐渐深入了解“普惠金融”的内涵,对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惠金融”第一次被写入章程,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会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之后银监会牵头推进银行业进行普惠金融的推广。普惠金融对于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是个难得的契机。在现阶段,农村地区面临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中金融产品较少、服务功能单一、体制不健全、信贷供给严重不足、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创新不足。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此完善农村金融环境,但是由于存在历史遗留等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依然满足不了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就成为了农村金融体系变革中的重要内容。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成立就扎根在农村,在农村逐渐成长。政府的一些服务“三农”的政策也是由农村商业银行来承担,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产品的创新,提出了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些政策建议。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切实缓解“三农”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真正地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金融新动能,是农商行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可以细分顾客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推出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本文首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涉农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实施的措施进行回顾;其次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主要从农村商业银行为普惠金融而推出的产品进行分析,以栖霞农商银行、龙口农商银行及长岛农商银行三家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推出的金融产品为例,总结三家银行的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金融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