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三峡库区磷污染物问题,本论文以三峡库区中段生态屏障区的常见农作物韭菜为实验材料,利用本实验室自三峡库区消落区筛选的高效无机解磷菌制备微生物肥料(以下简称“菌肥”),共设计6个养分处理,包括:(1)CK,不施肥处理;(2)T1,菌肥处理;(3)T2,有机肥处理;(4)T3,菌肥+有机肥处理;(5)T4,测土配方(化肥)处理;(6)T5,菌肥+测土配方(化肥)处理。分别测定韭菜根际土壤理化指标及韭菜生理生化指标,进而分析无机解磷菌肥对韭菜生长的影响,以期把消落区植被生态修复与生态屏障区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减量上实现对磷污染的系统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菌肥能显著提升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尤其是与对照组(CK)相比,细菌数量增加176.00%,真菌数量增加62.00%,放线菌数量增加15.93%.但混施无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存活率有小幅度降低。2)菌肥能明显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土壤pH值分别比菌肥处理低了4.78%,0.54%,4.93%,8.25%,菌肥+有机肥的pH值相较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降低并不明显,但比单施有机肥,土壤pH值提升了4.46%,有机肥和测土配方(化肥)在添加菌肥后能有效减缓土壤pH值的下降速度,平衡土壤酸碱性。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而言,施加菌肥、有机肥、菌肥+有机肥,相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57%、0.55%、4.98%,可见:单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增加不明显,但有机肥加菌肥后有机质能提升0.43%;相较测土配方(化肥),菌肥+测土配方(化肥)能增加4.41%。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来说,菌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比对照提升了78.17%,菌肥+测土配方(化肥)(T5)处理相较单施菌肥提升了约18.38%,而有机肥与菌肥配施可能因解磷菌的分解作用导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施加菌肥均能增加韭菜各项形态指标。尤其在韭菜茎粗、叶片数与叶绿素含量方面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4.46%、59.09%、31.22%,且在韭菜鲜重、株高、分蘖数方面,菌肥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效果更好,混施后韭菜鲜重增加1.14%~4.81%,株高增加4.80%~7.67%,叶片数增加34.78%~43.48%,根条数增加了24.19%~19.35%,叶绿素含量提升了5.76%~6.76%。4)同等养分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韭菜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用高效解磷微生物菌肥对韭菜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相比对照组提升了90.37%,菌肥无机肥混施处理对韭菜可溶性糖含量提升效果最佳,相对不施肥(C K)处理增加了41.67%。5)菌肥对减少韭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显著。相比对照组,施用菌肥韭菜硝酸盐含量降低约11.97%;相对于单施无机肥、有机肥处理,添加菌肥处理韭菜硝酸盐含量能相应减少约23.60%~52.56%,提示:混施菌肥能有效降低韭菜硝态氮含量,从而提升韭菜品质。6)各施肥处理对韭菜抗逆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2.98%~80.69%,过氧化氢酶(CAT)值增加2.81%~22.58%,过氧化物酶(P OD)值增加16.79%~26.02%,MDA含量增加8.84%~78.05%。综合来看相比于其他施肥处理,施加菌肥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而施加有机肥、无机肥均对韭菜生长环境有一定影响,混施高效解磷微生物菌肥能小幅度改善这一现象,增加韭菜的抗逆性。综上所述,施加菌肥能提升韭菜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从而提升韭菜品质,且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效果更好;但在韭菜抗逆性方面,单施菌肥效果更显著。而且,菌肥能改善土壤的环境与性质,促进韭菜生长;也能代替部分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因此,无机解磷菌肥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峡库区磷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