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是国外社区心理学家热衷研究的主题,而国内对社区心理学背景下的公民参与研究几乎没有,就更别提公民参与基本测量工具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在系统梳理西方公民参与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社区生活实际情况,试图提出公民参与的本土化操作性定义及结构假设,编制一份具有良好心理测量学特性的城市居民公民参与量表,并使用该量表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对公民参与的操作性定义和结构假设是:公民参与是社区成员以公民身份积极参加涉及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公共事务的义务性社会行为,它包括民主决策性参与、邻里互助性参与和公益服务性参与3个维度,而且三个维度之间能在逻辑上统一起来。对60名城市社区居民的文本访谈资料质性软件分析、268名城市社区居民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1068名城市社区居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研究假设的合理性。依据3要素维度编制的“城市居民公民参与量表”共计22个项目,其中民主决策性参与分量表含6个项目,邻里互助性参与分量表含5个项目,公益服务性参与分量表含5个项目,另外在量表中插入了测谎分量表(6个项目)。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主要信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详细系数为:公民参与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854,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767,从正式施测的被试中抽取68人,两周后全量表的重测系数为.718;公民参与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678和.772之间,各分量表分半系数在.686和.775之间,各分量表的重测系数在.653和.754之间;三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矩阵分布介于.562和.649之间且达到显著性水平,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在.797和.865之间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城市居民公民参与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中“公民参与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489,说明该量表的区分效度、会聚效度和效标效度良好。本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常模标准。采用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将比平均数大1个标准差(即T分数大于60)界定为公民参与水平高分者,比平均数小1个标准差(即T分数小于40)界定为公民参与低分者。并对高低分者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具体解释。使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城市居民公民参与量表”,对1068名城市社区居民的公民参与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水平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养育子女数目、有无宗教信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差异不显著;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6个人口学变量对公民参与的预测作用,有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居住时间变量对公民参与的预测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