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券融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探寻哪些因素影响债券融资成本一直以来是学者们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基于理性人和完全有效市场的角度从宏观环境、公司特征、债券特征这三个层次来对债券融资成本进行研究,很少考虑股票市场对债券市场的影响。随着数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投资者也并非完全的理性,资本市场上的套利作用也是有限的,进而使得股票的价格与其价值出现了“系统性偏差”,这种“系统性偏差”又反应在股票上称之为投资者情绪。而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不仅深深的影响着股票市场的稳定,也将这一影响传递到债券市场,影响着企业发行债券成本的大小。因此,为了解释这一影响机制,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首先,本文梳理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整理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发现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对债券的融资成本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其次,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采用信用利差的方法估计了债券的融资成本,以2010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挂牌或上市的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作出相关假设,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了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同时本文将经济周期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较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投资,进一步增加了对股票和债券的需求,而当投资者情绪过度高涨时,理性的投资者为了规避股票市场的风险而投资于债券进行套利,从而增加了债券的需求,这两方面都会通过影响对债券的需求而降低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2)经济扩张时期会加大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说明了经济周期在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这是因为经济周期会通过影响债券的违约风险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最后,根据本文分析的结论从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债券的发行主体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相关部门更好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以及企业作出更加合理的融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了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并将经济周期纳入同一研究范畴,丰富了相关理论,为股市与债市的联动性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