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5及其受体亚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白血病既是儿童最常见的又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些细胞因子已在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G-CSF、GM-CSF、EPO、IL-2、IL-3、IL-11等。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作为细胞因子的一员,与IL-2有着广泛的同源性和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对多种血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多向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IL-15及其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有助于了解IL-15及其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潜在的治疗作用,为IL-15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收集确诊未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各20例,分别收集血清以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另外收集2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 2.使用酶联免疫方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ASI)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L-15的水平。 3.采用逆转录-聚酶联反应(RT-PCR)测定不同组别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L-15受体三个亚基α、β、γ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4.所得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 结论:1.AL患儿血清IL-15的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 2.AL患儿血清IL-15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水平。 3.ALL患儿血清IL-15的水平和ANLL患儿的水平无差异。 4.正常儿童血清IL-15的水平和对照组患儿的水平无差异。 5.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IL-15受体α、β、γ三个亚基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患儿低。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探究更科学的改革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本文从情景设置、课堂演示、课堂引导三方面介绍教学改革方法,以降低初中生数学学习难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最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现状  引言  初中数学对于大多数初中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及家庭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作者有幸获得免费赴台交流的机会,细心观察台湾幼儿教育并与中国内地幼儿教育的发展进行比较,通过长时间思考,总结出三点关于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启示:台湾立法对幼儿教育的巨大影响;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特点及启示;台湾社区及社会力量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在不断的反思与比较下,吸收借鉴台湾幼儿教育的优点,寻找中国内地幼儿教育仍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