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因为选址广州又简称“广交会”,是中国迄今为止所举办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外贸展会。肩负着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任务,1956年11月10日至1957年1月9日,在广州举行了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当年即为国家出口创汇5360万美元。在看到了此种展会对于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之后,国家决定在广州定期举行类似的展会。几个月后的1957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广交会”都会在基本固定的时间举行,无论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革”,都没有阻断广交会的如期举办。虽然,广交会是共和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但却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者将研究的上下限定在1956年至1965年广交会办会的早期阶段,通过查阅该时段广交会的相关档案和报刊资料,试图对该时段广交会的办会原因、选址原因和交易会对中国外贸的作用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探讨了1956年-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研究意义,并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以及不足,提出了本文所利用的档案和报刊材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1956-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基本情况。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组织架构和其筹备和办会的整一个过程。第三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办会的5个原因。这一章基本肯定前人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中国当时所出口的土特产品的特点和推销新小工业品也是广交会办会的其中两个原因。第四章,政治因素是选址广州的主要考虑。这一章否定了前人学者提出的解释交易会选址广州的三个原因,提出在外贸重要性很低,对中国人出国和外国人来华严格控制的年代,政治上的考虑即远离共和国中心,偏居南方是选址广州的主要考虑。第五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对中国外贸的作用。这一章,作者分析了那么一个定期举办的,具有垄断性的外贸展销会对中国外贸的作用,指出广交会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缓解了因为高度计划体制所导致的产销分离;第二,广交会采取了一些阻止口岸间互相竞争的措施,贯彻和强化了对外贸易统一对外的方针;第三,作为中国外贸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交会上所施行的合同检查制度,有效提高了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合同质量;第四,在封闭年代,中方外贸人员通过广交会获得了宝贵的价格信息和国际市场情况。第六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