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壁碳纳米管的生物分布及毒性作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是由片层结构的石墨卷曲而成的中空纳米级管状结构,碳纳米管直径在零点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长度却可以达到微米甚至毫米,正由于碳纳米管这种直径长度比,从而赋予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已广泛应用在电子器件制造、航天等领域,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的前景更是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由于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碳纳米管产品已经出现在很多领域。但是关于它们的生物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碳纳米管的毒性研究较少,现有报道多集中在肺脏毒性研究,数据零散且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多壁碳纳米管的生物体内分布、动物毒性、细胞毒性进行研究,较为系统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对碳纳米管与呼吸系统典型毒物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从而为碳纳米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一、多壁碳纳米管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125I标记,以尾静脉、腹腔注射和灌胃等三种途径进入健康雌性ICR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10 min、30 min、1h、6 h、12 h和24 h处死小鼠,取血、心、肝、脾、肺、肾、脑、肌肉、骨、胃、肠、皮肤和胸腺等脏器进行125I放射性检测,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并进行分布分析。静脉注射染毒途径显示多肇碳纳米管在10 min内可迅速分布到全身,主要聚集部位是肺。肺组织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在24 h内持续增加,每克肺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从10 min时的37%ID增加到24 h的53%ID。肾组织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含量仅次于肺组织,多壁碳纳米管进入体内10 min后,每克肾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为12.07%ID,在24 h内迅速下降到2.96%ID。肝和脾脏组织中多壁碳纳米管量比较稳定,24 h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3.08%ID和2.14%ID。脑组织的多壁碳纳米管的量最少,每克脑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低于0.5%ID。灌胃染毒途径显示多壁碳纳米管进入小鼠体内后,主要聚集在胃和小肠组织中,其他组织中非常的少,24 h后基本上从体内排除。腹腔注射染毒途径显示多壁碳纳米管进入小鼠体内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10min时肾脏分布较高,但主要在脾脏中持续集聚,24 h后每克脾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从3.18%ID上升到6.21%ID。 二、多壁碳纳米管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 参照欧盟OECD实验指南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小鼠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按照up-and-down程序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染毒剂量分别为高剂量组(250mg/kg)、中剂量组(50mg/kg)、低剂量组(10mg/kg)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每天腹腔注射染毒1次,连续染毒28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雌性与雄性小鼠的LD50均为550 mg/kg,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88.94-2430.00和265.40-152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染毒组小鼠活动减少并有嗜睡现象,其余各剂量组小鼠无明显异常表现。 染毒期间前三周高剂量组雄性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组体重变化相似。不同剂量组雌性小鼠在实验期间内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结果显示磷酰胆碱多壁碳纳米管主要聚集在肝、脾和肺脏器中。50和250mg/kg染毒组小鼠的肝、脾和肺脏中有间隙炎症和轻度纤维化改变。10mg/kg染毒组小鼠的谷草转氨酶水平轻度升高,其它各生化指标无显著性改变。 三、多壁碳纳米管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不同浓度的(0、12.5、25、50、100、200和400μg/ml)多壁碳纳米管作用于16-HBE细胞,分别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和微核试验检测多壁碳纳米管对16-HBE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DNA损伤的影响。细胞结果显示,多壁碳纳米管各实验剂量组在细胞活力、凋亡、周期、DNA损伤以及微核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磷酰胆碱多壁碳纳米管各实验剂量组在细胞活力、凋亡、周期、DNA损伤以及微核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四、多壁碳纳米管和香烟烟气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 按照析因设计将16-HBE细胞分为若干组: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单独作用组(0、25、100和400μg/ml)、不同浓度的香烟烟气单独作用组(0、50、100和200μg/ml)、两者联合作用组及对照组,染毒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和微核试验检测多壁碳纳米管及香烟烟气对16-HBE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的影响,通过析因设计研究两者的交互作用。联合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多壁碳纳米管和香烟烟气颗粒物联合作用于16-HBE后,在对细胞活力、凋亡、DNA损伤以及微核影响方面未见交互作用;在实验剂量范围内,磷酰胆碱多壁碳纳米管和香烟烟气颗粒物联合作用于16-HBE后,在对细胞活力、凋亡、DNA损伤以及微核影响方面未见交互作用。 综上所述,对多壁碳纳米管的生物体内分布和一般毒性研究显示,多壁碳纳米管进入体内后,主要聚集在肺脏、脾脏和肝脏中,多壁碳纳米管对动物的一般毒性较低,但是对于脾、肝和肺脏的长期作用效应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在实验剂量范嗣内,未发现多壁碳纳米管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和DNA损伤作用,未发现多壁碳纳米管可增强香烟烟气的毒性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及其全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其中,心理素质是影响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培养以及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于实际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其次再深入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存在的现状及其要求,最后对于如何优化
摘要 对道德理性内涵理解的差异,就会导致对儒家伦理思想中道德理性的不同诠释。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对道德理性或道德规范的内容来诠释儒家伦理思想,而本文强调的是从道德理性的践行能力来考察儒家伦理思想,以发掘其中值得借鉴和发扬的道德理性价值。  关键词道德规范 道德理性 仁义之心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对道德理性内涵理解的差异,就会导致对儒家伦理思想中道德理性的不同诠释。杨宗元认为道德
摘要马尔库塞的一生并不曲折,但他的思想却显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一方面因为他的研究范围广,更重要的是,在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多种潮流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都对其产生过影响。  关键词海德格尔 马克思 黑格尔 弗洛伊德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    如果要问马尔库塞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家,答案是多样的,人们给马尔库塞贴上了很多不同的标签,如“马克思主义者”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被世界誉为“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
摘要玛丽·赫西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她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本文就其人以及其主要的科学哲学思想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和小结。  关键词玛丽·赫西 假说-演绎学说 科学  中图分类号:B56文献标识码:A    玛丽·布伦达·赫西(Mary Brenda Hesse)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出版的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的学术顾
摘要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父亲长达16年的不和是其众多优秀作品所涉及到的主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中特现出的志贺对其父亲的反抗。  关键词志贺直哉 不和 反抗  中图分类号:I313.06文献标识码:A    1 志贺直哉与父亲的不和    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其惊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写作风格被誉为“小说之神”。其作品大部分取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耳闻目睹的事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08级22个班级共1000余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客观全面了解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处于新生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32.49%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占30.92%,中度占1.57%,无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者。提示我们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
摘要 近年来,高校中屡屡出现大学生自杀的现象,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引发法律纠纷,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树立“自杀,一个都太多”的意识,积极防止任何一个可能的自杀事件发生,大学生自杀大部分是有征兆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生自杀 危机干预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近年来,高
摘 要 在我国,受不同性观念的影响,性教育科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从性禁锢转向性开放,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科学的性教育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民族未来,刻不容缓。  关键词 性 性教育 性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人类的性现象首先或主要表现为浓郁的生物本能,如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及由此带来的性心理体验。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