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代谢参数联合外周血免疫指标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病死率居全世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6位。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然而,超过50%的食管癌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己经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早期评估疗效,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实现个体化精确治疗,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最终提高生存率。本研究首次针对肿瘤自身特性(葡萄糖代谢异常)及宿主因素(宿主免疫状态),探讨治疗前原发灶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 of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对非手术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化疗的138例初诊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治疗前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和外周血免疫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LMR值、LNR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分界值,并选取预测效果好的代谢及免疫指标,构建不同的代谢-免疫表型,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进一步应用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建立预测模型。所有统计学分析均为双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于ROC曲线约登指数法(敏感性+特异性-1),单因素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的近期疗效,PET/CT参数中效果较好的为SUVmax和SUVmean,外周血免疫指标中,效果较好的是LMR和LNR。以SUVmax=11.90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UVmax组(>11.90,n=96)和低SUVmax组(≤11.90,n=42),两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62.5%和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以LMR=2.76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LMR组(>2.76,n=88)和低SUVmax组(≤2.76,n=50),两组ORR分别为80.7%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高SUVmax-高LMR组(n=61)、高SUVmax-低LMR组(n=35)、低SUVmax-高LMR组(n=27)、低SUVmax-低LMR组(n=15)四组,其ORR分别为72.1%、45.7%、100.0%、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低SUVmax-高LMR组能够获得更高的ORR,为100%,其与高SUVmax-高LMR组(ORR:72.1%)、高SUVmax-低LMR组(ORR:45.7%)、低SUVmax-低LMR组(ORR:66.7%)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 P<0.001; P=0.001)。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治疗模式、SUVmax、LMR是食管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四者组成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AUC为0.792(95%置信区间0.718-0.86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1%和73.2%。  结论:  对于接受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前原发灶SUVmax和外周血LMR可能为预测近期疗效的有效指标,原发灶SUVmax低并且LMR高的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客观缓解,而原发灶SUVmax高且LMR低的患者,近期疗效相对较差。可以联合运用SUVmax和LMR对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个体化综合治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