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90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十年以来,充分发挥了政府信息的服务作用。然而,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行政机关所掌握的信息数量越发庞大且呈增长趋势,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数量也相应增多。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行政机关能够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但不法公开则可能侵犯个人隐私,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下保护个人隐私便显得尤为重要。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包含保密审查、监督和救济三个层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但由于规定过于笼统、相关概念的不确定性,个人隐私保护机制无法有效落实,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泄露事件在实践中也频繁发生。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第一部分,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保护的特点。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个人隐私保护的特点,之后才能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保护的特点包括保护对象认定标准模糊、保护目标属于次要法益、保护依据由法律明文规定、保护原则重在利益平衡以及保护方式具有高度专业性。第二部分,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保护的原则。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的各项原则侧重点不同。利益平衡原则、比例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和专业审查原则,侧重于从信息公开机关的角度保护个人隐私;全面救济原则强调隐私权人在政府信息公开整个过程及公开以后,都有权主张救济;限制信息获取方原则通过限制信息申请人而保护个人隐私。这些原则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提供指导。第三部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现有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包含保密审查、监督和救济三个层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信息审查主体在识别个人隐私、进行利益平衡、区分处理信息以及通知隐私权人的环节之中进行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与社会外部监督相互结合,促进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的运行。隐私权人通过举报等救济途径进行自我保护。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程序设计,个人隐私保护机制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第四部分,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保护机制的完善。其关键在于健全的个人隐私保密审查机制和救济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健全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机制要求设立专门的信息审查机构,在利益衡量之后进行分类处理,并且规范通知程序。同时,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以及信息公开以后,赋予隐私权人畅通的救济渠道,才可能弥补保密审查机制的失灵。事前审查与事后救济相互结合,周全且有效地保护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司之间也越来越多地存在关联关系,由此产生的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已经成为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至现在的短短二十年间,我国上市
为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在小学阶段开设中国画,传承中国的文化精髓和发展传统艺术是非常必要的。没骨画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它不似写意对笔墨有着极强的功底要求,不似
在科教兴国倡导下的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机械自动化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的发展也开始更多的依靠机械制造。为了适应更高的制造需求,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也要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在农业经济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总体工作,并提出了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调整现有的经济政策,使得经济政策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更多的要追求质量和效率,创新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本文利用Baker et al.(2016)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
黄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带地区,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称为“胡瓜”,东晋十六国的后赵国主石勒将其改为黄瓜。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蔬菜,也是凌源市设施蔬菜生产的主栽蔬菜。  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调入种子苗木程序不规范、菜农防治土传病害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黄瓜根结线虫病、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