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出使生涯对其外交思想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掀起了近代中国的帷幕,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驱赶下,匆匆忙忙地迈进了近代社会的门槛,中西关系、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薛福成是著名的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晚清四大使才之一。他曾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达近二十年之久。后又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四年之久,期间处理了许多涉外事务,为中国挽回了部分权益,具有丰富的外交经历。这一切促使他形成了丰富的外交思想。薛福成大部分的外交思想,形成发展于出使海外四国期间。这是因为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使薛福成更能清晰地分析对比中西方的差距,认清清政府存在的种种问题,看到西方合理先进的地方;更能切身体会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的运用。出使生涯对薛福成外交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出使生涯与设领护侨思想的完善。薛福成在出使途中的所见所闻,更坚定其广泛设领的决心。他全面分析了设领护侨的必要性,以及设领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重重困难,并针对困难,向清政府提出了设领的策略方案,其设领思想最终形成。其次,薛福成在出使期间的种种经历,加深了其对近代国际法的认识。薛福成在交涉香港等地设领、交涉长江流域教案等事件之后,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对国际公法有了全面的认识,既看到它的作用,也看到它的局限,认清了公法的本质。但在当时国力衰落的条件下,薛福成主张,只有以国际公法为依归,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家的利益。最后,出使生涯使薛福成倡导要建立近代外交制度。在西方四国任公使期间,薛福成经常与各国元首、各国公使、外部大臣接触,期间他逐渐认识到清政府的外交制度存在种种问题,不符合世界潮流。他主张改革使臣觐见礼仪,主张改进外交人员选派制度,为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出使生涯加深了薛福成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为他的外交思想打开了新思路,推动了其外交思想的发展成熟。
其他文献
中国的图案符号,经过漫长历史的再创造,以其朴素、单纯、夸张、象征及严谨的形式,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条规,是中、日两国间近代条约外交的开端。16世纪末,丰臣秀吉征伐朝鲜,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并没有打消日本征服朝鲜的意
目的以体质辨识为切入点,通过辨体与辨病、辨证相结合,探讨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从而为COPD稳定期规范化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盾对照的方法,筛
日俄战争后,东北政局动荡。赵尔巽于1905年受命出任盛京将军,并奉命在其任内领导了奉天的清末新政改革。本文以近代以来东北政局为背景,对赵尔巽主政奉天新政改革的原因、内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使国内各阶级、各种政治势力联合起来组成了共同反抗侵略者的统一战线,还引起了全世界维护正义、拥护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极大关注。当抗日战争的帷幕揭开
分析了虚拟企业的发展态势及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提出了以虚拟企业为平台研究资源优化新模式、虚拟企业的信息服务内容、虚拟实在信息咨询模式及虚拟信息咨询台模式等形式的
针对在线咨询的特点和在国内外开展的状况,结合本馆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与实施基于现时条件下的解决方案,包括咨询问题的处理、开展不同阶段的应对措施、与其他咨询方式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