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最早被视为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或词语层面的异常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跳出词汇层面,摆脱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试着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隐喻的内涵。隐喻逐渐被学界认可是一种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的认知现象。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正确理解隐喻及隐喻的工作机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隐喻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用简单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或概念去理解复杂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为我们了解新事物和领悟新意义开创了不竭之源。植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对象。植物词是人类与植物有关的认知活动成果的符号化,原本用来指称植物自身的词语经隐喻加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俄汉语表“植物”词,具体分析俄汉语表“植物整体”词和表“植物部分”词的隐喻映射机制异同,并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异同的原因。本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隐喻的工作机制,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表“植物”词,同时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表“植物”词语义的隐喻再创造。另外,本文可以让人们对俄汉语表“植物”词的隐喻有一个对比性的认知,帮助人们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降低跨文化交流成本。